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有哪些?

- 113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政委陈全国同志发布于 2023-09-19 08:37・IP 属地河南赞同 11332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查看全文>>
爱感恩的小锅南 - 238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秦桧,是他设计降服并斩杀了破坏民族团结的岳飞发布于 2023-09-09 20:44・IP 属地浙江赞同 2384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逍遥风流明日月 - 12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俄罗斯族英雄彼得大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千古一帝,可惜南清小朝廷抗拒祖国统一,破坏民族团结,阻碍民族融合,严重伤害了俄罗斯族人民的感情。
‘’——引用某网友的话。
发布于 2023-09-23 18:37・IP 属地广东赞同 1203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司马老五 - 11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定藏大将军——张国华、丁盛将军定北大将军——王震声震内蒙——滕海清他的老师康生平定陕甘、收复新疆的左公白狼山阵斩乌桓踏顿单于,逍遥津暴打南方割据势力——张辽灭羯族残余侯景,两次大败鲜卑化高齐——陈武帝还有为岳飞争取统战价值的冉闵,只提岳飞会有争议,但是要提冉闵,岳飞就没有争议了编辑于 2023-09-14 09:46・IP 属地山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赞赏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赞同 11216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查看全文>>
cyn2 - 77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近代史二位孫中山 沒他還在三跪九叩頭蔣介石 沒他人人日語六級免簽游日本编辑于 2023-09-13 17:55・IP 属地中国台湾赞同 7724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yen - 1355 个点赞 👍
在小小的清东陵里挖呀挖呀挖发布于 2023-05-12 17:15・IP 属地天津赞同 135532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人不三俗枉少年 - 400 个点赞 👍
我们的官方认定并宣传过的“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包括有:玛纳斯、图伯特、侬智高、江格尔、格萨尔、东子阿璐、斗安珠、木姐珠、李叔度、乌古斯、库布兰德、阿勒帕米斯、塔尔根、支格阿鲁、亚鲁王、莫一大王、刀安仁、得勒乞、萨娜玛、格鲁丛宝、黑虎将军、尼娜绍禹、渥巴锡、海罕、俸改、雷万兴、吴勉、库尔察克、瓦氏夫人、杜光辉、汗青格勒、熊耳夫人、松赞干布、嘎达梅林、孛儿只斤·铁木真、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爱新觉罗·皇太极。
编辑于 2023-05-11 19:38・IP 属地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赞赏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赞同 40058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查看全文>>
君山银针 - 343 个点赞 👍
在看得见的战场上的民族英雄很多人说了,我说说看不见的战场上的民族英雄。
比如康生同志,极大稳定了内蒙古,为自治区的和谐发展做出了强大的贡献,如果没有他,内蒙古等地方可能出现大量的分裂势力,危害中国国家主权,可谓能审能查,书法十分飘逸。
编辑于 2023-09-20 22:56・IP 属地广西赞同 34321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查看全文>>
水陌轻寒 - 327 个点赞 👍
之前在答岳飞不算民族英雄的说法是否妥当?这个问题时提到过全面抗战前夕,国民党中央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审定了40名民族英雄,具体包括秦始皇、蒙恬、汉武帝、霍去病、张骞、苏武、马援、窦宪、班超、诸葛亮、谢玄、唐太宗、李靖、李勣、刘仁轨、王玄策、郭子仪、李光弼、宗泽、韩世忠、岳飞、文天祥、陆秀夫、元太祖、耶律楚材、萨都拉、明太祖、郑和、唐顺之、俞大遒、戚继光、宋应昌、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史可法、秦良玉、郑成功、左宗棠、冯子材当时有朋友在评论区提到说将岳飞、陆秀夫和元太祖放在一起感觉很诡异,也有朋友提到武侯虽然很伟大但是称为民族英雄似乎不太合适,为了解释这些问题,我尝试着对民族英雄的观念进行了溯源,尝试厘清民族英雄的面貌是怎样形成的。
晚清以来,随着传统天下体系的崩溃,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转向民族国家的建构,1901年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中指出:“我国于所谓民族主义者,犹未胚胎焉……速养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
”虽然民族主义显然是近代产物,但其建构的方式却绝大多数指向过去,对历史的重新解读便成为重要一环。
梁启超在《新史学》中认为:“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史学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夫所贵乎史者……使后之读者爱其群、善其群之心油然生焉。
”1901年在《中国史叙论》中痛陈国史中“只见有君主,不见有国民。
”要言之,梁启超提倡新史学的目的在于唤起中国的民族精神,而其重要方式就是对于民族英雄的历史叙事,由此失落的古人不仅得以复活,还要经过特定的框架与叙事结构加以打扮,进而成为国族主义历史叙事歌颂的对象。
然而在具体的英雄人物选择和叙事中,民族英雄在清末之际却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脉络。
对于旨在排满的革命党而言,民族英雄成为汉族对抗外族的英雄列传。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革命党采取两种不同的策略,首先是对传统英雄人物的形象进行重构,比如岳飞脱离了此前数百年官方叙事中“忠君爱国”的典范,转变为“中国民族主义第一伟人”,又比如文天祥“要拼着这几万颗头颅,恢复汉土”,其次是此前并不为史家所注意的人物进行发明,比如洪秀全被认为“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冉闵被认为是“中国民族主义大豪杰”,甚至连张献忠“非独不造孽,而且将邀福于黄帝之灵矣。
”最终代表性的是,1906年《民报》同时刊出明太祖、洪秀全、孙中山三人肖像,并称之为“中国大民族革命伟人”。
支持立宪的梁启超由此感叹:“吾见世之论者,以革命热之太盛,乃至神圣洪秀全而英雄张献忠者有焉矣。
”由此,梁启超在革命党所推崇的民族英雄之外,又提出了民族英雄的另一种样貌,即通过对人物的重构强调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进取意识和开拓精神,最为典型的是张骞、班超、郑和三人。
梁启超认为认为张骞“实民族主义之真精神,而国家所恃以立于物竞天择之域者……实世界史开幕一大伟人也”,认为班超“斯真千古之快男儿,斯真世界之大英雄”,认为郑和为“海上之真巨人”,以上诸人比之哥伦布、麦哲伦“亦何多让焉?”当然革命党与立宪派的民族英雄谱系并非完全对立,梁启超同样认可赵武灵王、袁崇焕的英雄地位,毋宁于说梁启超的主张是对于革命党的修正,即去除了那些传统观念中残暴的武人,改为开拓进取之人物,然而即使是同样的人物,二者的叙事同样存在区别。
一个典型例子是作为民族英雄的郑成功。
1903年蒋智由在《华年阁杂谈·几多古人之复活》中敏锐的指出:“近数十年来,由于时代潮流的影响,许多原本隐晦不彰的历史人物,乃重为时人所乐道……若郑成功者,不甚挂于我国人之齿颊,甚者或且置与叛逆同科.……近则郑成功之行事,亦渐照耀于中国人之眼中,而数为一代之人杰。
”在清初《郑成功传》中郑成功于芝龙降清之后,焚服告庙、移檄起兵时的告庙祝文十分简单:昔为孺子,今为孤臣,向背去留,各有作用,谨谢儒服,唯先师昭鉴之!而到了清末的《郑成功传》中,告庙祝文被扩展为:呜呼先师!国家已矣!父谏不听,母死非难,成功之罪,其曷可逭!谨谢儒服,以矢厥志。
呜呼先师!昔为孺子,今为孤臣,仗先师灵,宏济大难。
其济,国民之福;不济,成功之罪。
呜呼先师!实式凭之。
此外,在其檄文中增添了“夫国民之所以能受光荣者,徒以有国在耳。
......呜呼!不有国,毋宁死”一句,对比两个文本可以明显的发现,在清初的版本中,郑成功最为重要的形象是“大明孤臣”,所强调的是王朝遗民的效忠之情,而在清末的版本中,通过反复强调“国民之福”“不有国毋宁死”等观念,郑成功眼中的明清从两个王朝的关系被转化为两个不同国家的关系。
然而在梁启超笔下,他同样认可郑成功是“不世之英雄”,但是更加强调他开疆拓土,“凭借无置锥之地,而能夺四万方里之台湾于当时炙手可热之荷兰人之手”的成就,如果说革命党赞扬郑成功是由于其“反清复明”的民族大义,那么梁启超笔下的郑成功则是另一个版本的郑和。
另一个例子是黄宗羲,革命党笔下的黄宗羲是汉族的先贤,而梁启超在黄宗羲传的叙论中,却并未刻意着墨于他复明抗清的民族气节;反之,他将黄宗羲称为“中国之卢梭”。
然而,随着民国建立之后五族共和成为共识,立宪派对革命党的修正得到了确认,并且在五族共和的观念下,民族英雄而产生了新的拓展,此前革命党和立宪派虽然取向不同,但是均将目光放在传统汉族人物身上,而基于五族共和的观念,那些少数民族中弘扬国威的历史人物也进入了民族英雄的行列,比如元太祖、拔都等人,而在筛选民族英雄时,少数民族的意愿也成为重要因素,比如年羹尧和岳钟琪并未被列入这个名单,当时河南大学的刘德岑给出的解释是:“西藏每逢迎神赛会,必杀两个魔鬼,魔鬼的名字就是年羹尧和岳钟琪。
”最终,在抗战前夕,民族英雄的名单得到了官方的确认:秦始皇、蒙恬、汉武帝、霍去病、张骞、苏武、马援、窦宪、班超、诸葛亮、谢玄、唐太宗、李靖、李勣、刘仁轨、王玄策、郭子仪、李光弼、宗泽、韩世忠、岳飞、文天祥、陆秀夫、元太祖、耶律楚材、萨都拉、明太祖、郑和、唐顺之、俞大遒、戚继光、宋应昌、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史可法、秦良玉、郑成功、左宗棠、冯子材考察这份名单和民族英雄谱系的演变过程,也就可以理解为何会出现本文开头所说的矛盾情形,民族英雄这一概念的形成本身就经历了从分歧到共识的过程,在民国以后,官方不再主动强调郑成功究竟是反清复明的义士还是开疆拓土的英雄,民族英雄的背后不再是革命党与立宪派不同政治立场之间的竞争,而是希望通过民族英雄这一共识性符号,在国家危难之际最大程度的强化国人的爱国心与凝聚力,从而起到保卫国家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而言,民族英雄的意义不在于表彰历史人物本身,而是为了团结身处历史之中的我们。
当然更需要注意的是,在谈到这份名单时,黄兴涛老师含蓄指出:“民族”乃是一个现代的概念,以此为据进行古代中国历史上的所谓“民族英雄”评选,其本身究竟带有多少历史合理性,今天看来也已成为一个需要加以反思的人文课题。
想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其关键在于理解第一句中所说的“民族的现代性”究竟体现在哪里,为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区分两组概念,一个是作为民族(nation)的“中华民族”和作为族群(ethnic)的“汉族”,另一个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和现代意义上的“中国。
中华民族与汉族的区别,在人类学上被称为民族和族群,而在政治学上被称为民族和前民族。
现代意义的民族虽然是政治建构的产物,但是他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前民族正是民族塑造运动的基础,如果说民族是一种政治共同体,那么前民族则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结合体,具体而言,前民族是基于相近文化产生共同认同而形成的共同体,如果用中国作为类比的话,中国大概在春秋到秦汉之间成为了前民族,而到了清末民初成了现代意义的民族。
民族与族群存在内外两个重要的区别,第一,就外部关系而言,由于现代民族的政治性,他的外部边界更加清晰,比如国籍和公民权就是区分不同民族国家的标尺,而前民族的构成以文化为基础,这导致他的边界是模糊的,从这个角度而言,现代民族是绝对的,而前民族则是相对的,比如中国古代“以夷入夏”的理论。
正是基于这种绝对性,用宋元类比抗战是不恰当的,无论是元朝还是清朝都认同自己是中国的统治者,但是如果日本侵华成功,裕仁会把自己当成中国人么?第二,就内部关系而言,现代民族具有更强的同质性。
清末民初曾有人主张将nationalism翻译为国民主义,今日来看民族和国民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但是实际上这种译法正是掌握了民族主义的精髓。
民族主义一方面通过与外部他者的区分,强化了边界意识,另一方面也通过对内部的同质化运动,将此前国王的臣民提升为共和国的公民、国民,“炎黄子孙”的观念早在先秦时期便已存在,但是那时指代的是各个诸侯国的王侯将相,然而到了清末民初,“炎黄子孙”所代表的是全体中国人,正是这种将全体民众视为国民的观念,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扩大民族国家的动员力。
因此,从本质上而言,民族与前民族的区别正是在于政治力量的塑造作用。
对于二者的区分并非无意义的概念精细化,而是在这两种不同的概念下“政治认同”是不一样的,具体而言,在民族国家建立以前,中国古代的臣民并非“民族认同”,而是一种“王朝认同”,在这一点最为突出的表现在元末,在元朝灭亡后,大量汉族士人为其殉国,萧启庆在《元明之际士人的多元政治选择》一文中,统计了元末144名进士的资料,“忠元型”进士占到60%以上,在51名殉国者中,汉族就有32人,在更为具象的说明了在中国古代占据主导的并非基于血缘的民族认同,而是基于政治的王朝认同。
总而言之,当我们在强调“民族的现代性”时,所说的并非民族这个概念是现代的,而是民族作为一个政治建构的产物,其本身就是现代才产生的,而古代时期则只能被称为前民族或族群。
而就两个意义上的中国而言,中国这一概念在古代便已存在,但是其意义与今日绝然不同,如果说今日之中国指代的是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那么在古代他指向的则是一个抽象的历时性共同体。
最初,中国是一个地理概念,商周时期指河南地区,春秋战国时代扩展到关东地区,之后将关中地区也涵盖进来,最后在秦汉帝国时期基本覆盖清代所称汉地十八省的核心区域。
随着【中国】这一概念在地理上扩张,他便逐渐产生出政治上的含义,这种政治意义上的中国又可区分为两个层次,首先他指代现实存在的中央王朝,在秦汉的大一统时期他是中央政权的指称,而到了魏晋南北朝的分裂时期,各个政权之间还会产生谁能代表中国的争论,从这种历史演进中我们可以发现,政治意义上的【中国】从实体走向了虚化,由此政治维度的【中国】又衍生出更高层次的意义,即一个基于共同文化的历时性政治共同体,这种历时性的政治共同体是超越具体王朝的共同记忆,他的突出表现就是正统理论与五德终始理论,具体王朝通过确立自己在五德终始中的位置,将自己纳入到这种历时性共同体序列之中,从而确立自身的政治合法性,因此古代的中国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不同的层次:具象的作为中央王朝的中国,以及抽象的作为历时性共同体的中国。
然而无论是何种意义上的中国,都与现代性的民族国家有所不同,如上所述,作为王朝的中国不存在明确边界,遗民心态更多体现的是对旧王朝的忠诚,而非对国家的热爱,比如文天祥在得知弟弟文璧投降元朝后,并未怒骂其背叛国家,而是认为“我以忠死,仲以孝仕,季也其隐……使千载之下,以是称吾三人。
”认为两兄弟分别实践了忠孝两全,体现出传统时代的国家观念与今日观念之差异,而作为天下的中国则太过抽象,以至于无法具化为民族国家,也正是因此,晚清知识分子才会大声疾呼世人“只知有天下,不知有国家”,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梁启超和革命党如此急切制造民族英雄。
总而言之,民族英雄观念作为一种政治符号,对于塑造共同传统,凝聚社会共识,以至于中华民族观念的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样貌从分裂走向统一,体现出从政治分歧向观念共识转换的过程,然而就今日而言,这样一种建构性符号,是否能够恰当的适用于古代人物无疑是值得重新思考的问题。
发布于 2020-07-13 17:09赞同 32739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查看全文>>
何楚之 - 298 个点赞 👍
你们中华民族的英雄有施琅、张弘范、尚可喜、耿精忠、成吉思汗、努尔哈赤这些至于卫青霍去病、李定国、张煌言、朱舜水,那是我们汉族的民族英雄。
发布于 2023-05-16 16:37・IP 属地北京赞同 29830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北直隶太守 - 235 个点赞 👍
胡锡进、司马南、艾跃进、郑强、张维为、陈平、心医林霖、孙火旺、留学生小姐姐、董佳宁、金灿荣、张召忠、沈逸、未明子、傅正、席亚洲、波士顿圆脸、周小平、花千芳、孤烟暮蝉、张捷、温铁军、郭继承、丁真、吴京、谷爱凌、何同学、卢克文编辑于 2023-09-11 19:26・IP 属地北京赞同 23525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杨先生 - 235 个点赞 👍
东 亚 劲 夫发布于 2019-12-05 14:59赞同 23514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JKLover - 203 个点赞 👍
我初中(在南方城市,不是满族聚集区)的时候,历史老师反复强调:岳飞不是民族英雄,康熙是民族英雄,因为岳飞打的是中国人,康熙打的是外国人。
虽然课本上未必明说,但有当年的教辅材料和笔记为证。
编辑于 2023-05-12 08:10・IP 属地北京赞同 20365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真紅様 - 191 个点赞 👍
广西——韦国清江苏——许世友内蒙——滕海清四川——李井泉湖北——陈再道河南——吴芝圃安徽——曾希圣山东——舒同甘肃——张仲良云南——谭甫仁发布于 2023-05-13 09:17・IP 属地美国赞同 19123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华为不卡 - 169 个点赞 👍
防卫过当霍去病,滥杀无辜左宗棠。
破坏团结岳武穆,负隅顽抗文天祥。
破坏统一史可法,道德楷模马步芳。
爱好和平伊斯兰,民族融合蒙古王发布于 2022-11-29 13:19・IP 属地广东赞同 1695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心如止水 - 166 个点赞 👍
历史上的英雄离我太久远,但改开以后的民族英雄最起码要包括以下几位:1、那位“你法我笑”的周主任~2、喝20万一两茶叶的周公子~3、拥有9位数存款的鲶鱼仙女~为中华民族的百姓彻底觉醒作出了巨大贡献,可谓彪炳千秋~发布于 2023-09-07 07:45・IP 属地江苏赞同 1666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马飞 - 124 个点赞 👍
叶卡捷琳娜女皇和彼得大帝,俄罗斯族的骄傲,敢反驳的就是民族分裂分子!发布于 2022-11-12 18:07・IP 属地英国赞同 1245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JoshXiao - 115 个点赞 👍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南宋时期的俄罗斯族同胞,决定性地击退了昂撒诽谤东移的进程,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发布于 2023-09-09 07:55・IP 属地江苏赞同 11510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仙那度自由之声 - 110 个点赞 👍
膺惩戎狄、尊王攘夷,悬胡青天,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中流击楫,直捣黄龙,犁庭扫穴,驱逐鞑虏,教化蛮夷,用夏变夷,只要能做到其中任意一项,都是中华的民族英雄。
三皇五帝、齐桓公、管仲、卫青、霍去病、李广、张骞、苏武、窦宪、冉闵、祖逖、李靖、薛仁贵、李光弼、哥舒翰、岳飞、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朱元璋、蓝玉、于谦、顾炎武、王夫之、吕留良、曾静、秋瑾、孙中山……黄帝之战蚩尤,为中国也;尧舜之征有苗,为中国也;夏启之征有扈,为中国也;周宣之伐猃狁,为中国也;炎汉之逐匈奴,为中国也;李唐之服突厥,为中国也;赵宋之备辽金,为中国也。
尽天下之力,竭天下之财,敛天下之怨,亦不足惜。
凡以惧其异类入我区宇,裂我冠裳,盗我名字,乱我名器,故治之惟恐其不深也。
逮夫有宋,二帝播迁于沙漠,中原板荡于犬羊。
岳武穆之死于狱,为中国也;文天祥之死于市,为中国也;陆秀夫、张世杰之死于海,为中国也;赵昂发、陈文龙、李挺之之死于官,为中国也。
编辑于 2022-11-10 22:41・IP 属地江苏赞同 11036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也非 - 81 个点赞 👍
成吉思汗努尔哈赤洪承畴白彦虎施琅你们中华民族的英雄我暂时想到这些,欢迎补充编辑于 2023-09-08 16:13・IP 属地广东赞同 8112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Syuminus - 74 个点赞 👍
白山黑水铸忠魂抗日将领杨靖宇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编辑于 2021-10-24 09:50赞同 7415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查看全文>>
南行 - 66 个点赞 👍
最伟大的五位,不接受反驳!编辑于 2023-09-16 13:07・IP 属地四川赞同 665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村里发金条了 - 24 个点赞 👍
外网讨论:为什么毛泽东被视为英雄?国外网民 Robin Daverman 的回答获得了1200+高赞,他说:这是个好问题。
我的建议是看看毛泽东之前和毛泽东之后中国的事实。
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国的领袖。
在1950-1976年间,中国人的预期寿命有了明显的跳跃。
1950年,中国的识字率为20%。
到1980年,中国的识字率增加到65%,现在几乎达到100%。
在1950到1980年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总体良好。
它有起有伏,但你必须考虑到中国在1971年之前一直处于西方最严格的禁运之下。
中国是美国有史以来禁运最多的国家。
400种物品被列入禁运名单,包括化肥、木制渔船、药品和铜线。
如今中国保持着3年的粮食储备,并且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战略猪肉储备的国家。
他们绝对相信,只要有半点机会,美国就会将粮食武器化。
在1950年至1971年期间,中国实际上处于与美国的经济战争中,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那些年里的经济表现并不差劲。
因此,基本上,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在毛泽东之前,你很可能是文盲,在30多岁时死亡。
毛泽东之后,你能识字,有一点钱,活到70多岁,你有机会结婚,有孩子,看着他们长大,自给自足。
毛泽东的政府提高了中国的预期寿命,解放了妇女,实施了基本的医疗保健和教育,并为技术进步奠定了基础。
这就是基本事实。
任何关于毛泽东领导的讨论都应该从承认这一事实开始。
如果没有毛泽东的工作,80年代的中国走上经济增长的道路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有80%的文盲,平均预期寿命为35岁,妇女被裹住双脚,只能呆在家里。
地球上有七十亿人。
中国劳动力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完整内容请访问公众号 国外网民视角 力求客观准确,原文翻译国外网民对中国的看法。
欢迎关注!视频版本,直接抖音搜 1870926076 即可关注!编辑于 2022-10-16 11:21・IP 属地安徽赞同 241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查看全文>>
陆闻悦 - 2 个点赞 👍
吴京孟晚舟谷爱凌乌合麒麟丁真周小平花千芳金灿荣张维为陈平沈逸编辑于 2022-07-23 11:48・IP 属地江苏赞同 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猫头等99人 - 2 个点赞 👍
中国数5千年来的历史几乎是黑暗历史,少部分人笙歌燕舞、醉生梦死,大部分人劳碌一世、生不如死。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治下莫不如是,其他统治者下更是如此。
李白杜甫如何?天之骄子也没过过几天好日子,屈原苏轼怎样,才冠众生,也在贬谪中死去。
岳飞徐达如何?武功盖世亦不免兔死狗烹,宋江三桂又如何?归顺朝庭亦不免被诛杀。
达官贵人尚且栖栖遑遑度日,普通人的日子也只能是煎熬一生。
所谓民族英雄不是这样的,人民过不上好日子谈何英雄?中国人民何时才算是勉强大多数人过上好日子,只能说是改革开放以来,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人民才算是不用为了吃饱肚子而忧愁,大部分人都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套用华春姐的一句话,我也是14亿分之一,我怎么感觉我很幸福呢?她把14亿人民都代表了,虽然说有点越权,但也一时无法反驳。
龙永图自己总结说,在他所经历的改革开放四十年中,亲历了三件大事:一是,1978年他在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的时候,亲历了中国一次重大的政策调整,开始接受国际援助;二是,亲历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三是,把博鳌亚洲论坛从名不见经传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
前两项,可以说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创举,从宁死不受嗟来之食,到接受援助不再打肿脸充胖子,人们的观念有了一个根本的变化。
要知道骨气够硬,死的是百姓与普通人,所以百姓不靠骨气而活。
第二项加入世贸,龙永图功不可没。
所以龙永图堪称民族英雄,当然撒切尔克林顿也许算是半个大中民族英雄吧。
发布于 2023-09-18 16:46・IP 属地福建赞同 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莫非茫茫路 - 0 个点赞 👍
任正非,虽然老婆有点多发布于 2023-09-10 06:18・IP 属地福建赞同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博闻子 - 0 个点赞 👍
我不懂皇汉的脑回路,说孙殿英是民族英雄的,除了恶心到满姨,还恶心到了正常人,因为除了偷了溥仪的高地,他还投靠了汪精卫发布于 2023-09-18 17:42・IP 属地辽宁赞同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云洛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