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化债的钱最终由谁来还?
最近化债这个词很火热。股市有化债概念股。化债,意思很简单,就是解决地方财政的债务问题。怎么化债?一个方面是地方自己努力还债。地方卖资产还债,是大好事,但是在地方...
- 8 个点赞 👍
很多人搞不明白这个化债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通俗的来说,好比你的信用卡欠了一屁股债,利率是年化10%;
现在你找到一家银行,愿意给你发放新的贷款,利率只要5%,你把贷款下来的钱全部还掉信用卡,就是化债的一种了~
而目前提到的化债,针对的主要是地方政府的债务。
过去啊,地方政府旗下的融资平台欠了银行,民间资本各种高利息债,比如利率是7%,如今已经有点吃紧了。
那么现在政府向全社会金融机构和老百姓发行了一个叫“地方特殊再融资债券”。
这个债券的利率只需要4%,政府直接担保,大家一看,那肯定是纷纷抢购。
与此同时,政府收到这笔钱后,再将资金交给城投公司还清债务,那么城投欠的债务,一下利率就从7%降到了4%,虽然钱咱还是得还,但利息压力小了不是~
而且由于这个是十年期的国债,本金也可以不用急着还了。
那十年之后如果本金还不出来怎么办,也没啥问题,届时可以再发一个特殊融资债券,然后再置换一遍就好~
所以我之前一直强调过,内债不是债,你给印钞厂借钱,你会担心它还不上嘛。
那么说回化债操作,其实这事并非空穴来风,自2015年起,我国一共开展了三轮化债。
第一轮是15-18年,金额是12.2万亿,这波主要是应对08年4万亿计划之后,城投大量融资的债务问题。
这波盘子铺的很大,主要是把城投公司的融资转为政府明面上的债务,从隐性转显性;
第二轮是19年,金额1579亿,算是对上一轮化债的继续深化补充;
第三轮是20-22年,金额1.1万亿,这次是专项债,发来的钱是就是针对政府还债的,钱不能拿去搞再投资,每个地区都有配额;
第四轮就是最近启动的这一轮了,目前预估是2万亿左右。
总的来说,虽然地方政府压力山大,但只要化债工作一直持续下去,钱来的够多,就不会暴雷违约~
根据国盛证券的测算,以(城投有息债务+地方政府债)/(一般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表示广义债务率。
2022年末云南、吉林、天津、广西、甘肃、青海、重庆的广义债务率较高,大于700%。
大体可以理解成,债务是地方政府年收入的7倍。
也就是这些地区就算不吃不喝,把全部的政府收入拿来还钱,都需要至少攒7年。
我们假设利息是5%,利息支出=7倍政府收入×5%=35%政府收入。
也就是政府要拿出每年35%的收入用来还利息,再加上现在政府卖地卖不动了,收入还在下降。
这种情况下别说还清债务了,连偿付利息都有很大压力。
因此通过化债来置换低利息债,降低地方政府压力,是势在必行的…
那么问题来了,负债对咱们普通人有啥深远影响呢?
其实咱也不用去想太多。
化债的工作还会一直持续下去,各个地方政府的债务也都会陆续解决掉。
最差的情况就是做债务重组。
举个实际案例哈,贵州遵义道桥的这波债务重组,是直接把贷款期限延长至20年,利率从5%以上降到3%~4.5%,且前十年只付利息不还本金,后10年分期还本金。
那问题来了,你说这债务只是在内部转移或者拖时间罢了,好像问题压根没解决嘛。
其实也不需要解决,因为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没了…
毕竟长期看,货币在持续超发,每年都在贬值,而债务规模是固定的,所以它的实际价值就一直在减少。
债务需要支付利息,但只要他的利息低于每年通胀,那么每一年这个债务规模都在不断的缩小,久而久之它就直接消失了。
一个很可怕的事实,几十年以前的万元户那相当于现在的百万富翁,可以花一辈子了,但现在你一个月就能赚到…
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债务只会转移不会消失,但会随着时间稀释,走向星辰大海
今天操作无,暂时躺平中,还是持有那些老三样。
…….
发布于 2024-11-04 14:59・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思哲 - 1 个点赞 👍
平摊到十四亿人头上了,你如果负债,就沾光,你如果银行有个几十万存款就被稀释了。
在社会总的生产没有提高,财富没有增长的情况下,只是超发货币,稀释了全民的财富为别人挖的坑,买单。
此时房地产抗通胀的属性又显现出来了。你有钱不花,现在好了,让别人替你花。
发布于 2024-11-04 15:1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躺平的吃瓜群众 - 1 个点赞 👍
▋把那个当初主张借钱的官,弄成老赖 ▋
凭什么他们借钱就可以不用还还悠哉悠哉。
什么化债,搞得跟全国人一起欠了钱一样。
感觉像普通人出钱拯救华尔街。
以前的钱呢?借来的钱呢?
就靠到处骗钱去还了吗?
什么政府持股,然后股票卖给散户,然后你拿钱去还?太过分了吧?
什么股权财政,我不同意,呕吐。算计散户。
没有就少花。
中国供养比已经是1:1。还嫌不够高吗?
编辑于 2024-11-04 21:44・IP 属地山西查看全文>>
深具世界眼光 - 0 个点赞 👍
中国2013的M2是100万亿,人均1万美元,人均收入2600美元
中国2023年的M2是300万亿,人均3万美元,人均收入5600美元
美国2013年的M2是10万亿美元,人均3.1万美元,人均收入3.5万美元
美国2023年的M2是21万亿美元,人均6.3万美元,人均收入6.1万美元
编辑于 2024-11-05 12:18・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路人甲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兴亡在转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