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回答

哪些作品表面上是喜剧收尾,但其实是悲剧收场?

苏歆
50个点赞 👍

周星驰先生的「唐伯虎点秋香」。

这套戏在我心中排位一直不是很高,在周生的作品当中,不入我自己的喜好前十名。

当然,这也有周生本身好作品太多的缘故,普通的一线喜剧演员,有这一部已经可以「光宗耀祖」。

不喜欢的原因这里就先不讲,主要讲它的「喜剧变悲剧」色彩。

本身这部戏的故事模型是脱胎于「三笑」,传统的才子佳人戏。在各地地方戏曲及电影中,都有「唐伯虎为追求秋香甘愿潜入华府打杂」的故事,光是香港在此之前就拍过多次。其中最好的当属向群、陈思思的版本。

众所周知,周生的喜剧是最讲究「解构」的,不同的电影主题下,「解构」的内容也不同。

这部戏按王晶在回忆录的说法,「这部戏明显是周星驰做导演完成的,而非李力持」,这里面就算有王晶由于「唐伯虎点秋香2」的补拍事件,与李力持有交恶的原因存在,但仍然可以证明,这部戏属于周生早期作品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周氏喜剧」样本。(下附一张当时的杂志报道,也可窥见一二)

只是还不如后来他署名导演的「国产凌凌漆」、「少林足球」、「功夫」等绝世经典那样深刻,有些嘈杂,不符合周氏喜剧里最精髓的魅力核心——「无声的扭曲」。

不过它的「解构才子佳人」部分,做的的确极佳,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结尾。

当唐伯虎在家中看着八个「美若天仙」的老婆,其实对自己的才华毫不关心,而是每天沉迷于打麻将,他的心情是非常绝望的。

因此,他才起心动念去「猎艳」。希望找到一个真正「才貌双绝」,懂得欣赏他作品的梦幻美人。而秋香在无意中成为了他的心中之选。

电影发展到中段,秋香作为唐伯虎「头号粉丝」的身份暴露,更是令唐伯虎对秋香的爱意进一步加深。

而后来祝枝山伪装成唐伯虎,却丑态百出,令秋香得出了「唐伯虎原来是这种人,还不如华安」,充分的使唐伯虎的本我进一步得到爱人的认同。原来秋香「不止爱我的才华,更爱我这个人,哪怕我隐藏了身份,也依然喜爱的是我」。这种童话故事一般的桥段,也经常出现在诸多爱情戏剧当中,为的是宣扬爱情里「热爱本我而非热爱标签」的纯粹性。

但最终结局,秋香原来与他的八个老婆没什么不同,依然是喜爱「打牌」,也没有他想象中那么「文艺典雅」,以此作为电影的终结,其实以我对周生当时创作态度的了解,应当是没有刻意的去渲染悲剧,而是希望从根本上进一步解构「才子佳人传统故事」,达到一种「才子类流氓,佳人也是市井妇人」的颠覆感。

然而这种颠覆感放到电影结尾,恰恰形成了一种别样的悲剧感。属于无心插柳的升华。

因为「悲剧」不一定代表的是「死亡或分离」,而是一种「与原有期许的背叛」。

在这一层面,「唐伯虎点秋香」其实在故事设定上已经「背叛」了原有的「三笑主题」,但唐伯虎对于秋香的深情,这一点并没有因为颠覆古代人物的行为逻辑而改变。「秋香」依然是唐伯虎作为一个文人才子,心中幻想的最佳爱情对象。

可是当秋香跟他大谈「赌牌术语」的时候,这种幻想被打破了,大家哈哈一笑,闹剧散场。可是代入到故事中的唐伯虎,是否会觉得这是自己「一生一次的爱情神话」呢?等到秋香进门以后,是否会成为「八位夫人」的同党,在烟火气十足的生活里,逐渐消磨对于唐伯虎「才华」的认同呢?

答案似乎是确定的,因此这仍然属于一个悲剧。

全文完。

发布于 2023-08-18 17:18・IP 属地辽宁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猴姆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