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其政治地位,武汉只需要听中央的话,不需要搞经济,好好的提供社会廉价劳动力,给广大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没有主见但是一定要听话。经济上,以国有企业为主,以进国企当公务员为荣,后疫情时代民营企业死了大半,实体业也崩了。对于生活在武汉的群体,小镇做题家聚集地,本地人有地位的早就润了。父辈们一辈子只学会了厚黑学,深谙人情社会。教师这个职业在武汉很吃香,他们的后代一般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如果你在武汉有好的教育资源,那就是其他人陪着你跑了。
武汉有不输北上广深的繁华,纸醉金迷的生活,讲出身,看学历,外地人可以来这边学习和生活,但是融入不了这里的圈子。武汉的阶级分明。
一句话非常贴切的形容武汉,出身很好,不上进,很会讨上面的欢喜。有一堆狐朋狗友,自己不怎么样,但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
统一回复下
对于武汉在疫情中的表现我深感失望,身为武汉本地人我自己都能极度不认可光谷,从此可见武汉的排外是深入人心的(基本上都是外地人在光谷,也只有外地人吹光谷),我也不例外。其实可以谈一谈武汉为什么留不住人才,良品铺子,斗鱼,途虎养车,烽火,长江存储等,真的不缺一些独角兽和高新科技企业。大学期间,我身边的同学很少本科就出来工作的,以读研为荣,真正能有科研心的同学也有,更多的是逃避社会。因为家里有钱不急着工作。武汉骗不了高素质的知识分子,至于陪跑的那些吃瓜群众和普通老百姓们,他们从武汉的围城走不出来。更多的是享受这种虚假的繁荣,在武汉享乐主义盛行。生活中武汉的消费比其他中部城市高,学校里,我的同学朋友们读个书出来,读研时间越久,精神状态越差,这应该是全国的普遍现象,有些小伙伴都会讲官腔了。至于工作我在武汉的时候是在半国有企业,企业结构复杂,人事权利大我们打工的要看人事脸色说话,劳动分配不均,找关系进公司的同事可以薪资比你高,公司的年龄结构这不用说了,老人一大堆,按资历说话而不是能力。这也说明了公司的权利分部,公司内部派系林立,阶级分明,讲形式主义。工作伙伴中找不到同类。
如果你想打破阶级,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离开武汉去超一线城市是最好的选择,一座城市的状态其实也是你的状态,你想想你喜欢的城市是啥样,你就是啥样。
知友们图一乐就行,我的回答中确实存在普遍现象,但是对于这种普遍现象,只是在武汉尤为明显。同时国家的中部地区也和武汉有差不多的际遇,但是武汉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科教和地利。
但是地利也没有带动城市的知名度和旅游业。
本土也留不住大学生产的社会机器,因为这里的资源和产业容纳不下这庞大的生产力。
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会留在武汉呢?
有没有想过你在武汉的生活和别人是截然不同的呢?
这座城市没有向上的活力,因为教育不允许你思想有多么崇高,理想有多么远大,你只需要遵守规则,做一个好学生。
这里没有商业,但是娱乐行业发达的你不敢想象,同样的还有湖南。
一切本是理应如此,但是存在即合理。
武汉有两大得天独厚的优势,教育和医疗。我的事业在深圳,等我折腾不动了,我大概率会在武汉买房,小孩在武汉读书,养老在武汉。不可否认武汉在中部地区的地位,对于武汉的一切埋怨,也是希望武汉能越来越好。武汉现在太魔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