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起烧脑案件,可以堪称是「失踪」调查的教科书级案例。
一个被怀疑是「鬼神作祟」案子。
在警察老曾的推理下,总算有了重大突破。
警察真的能破案吗?
不仅能,而且相当精彩。
1. 姐姐不见了
李红和弟弟李威一起在厦门打工,两人住在一套公寓里。
2012 年 12 月 16 号。
这一天晚上,李威下班回家发现姐姐竟然还没回来。
他觉得有些奇怪。
去商场换个手表要这么久吗?
姐姐李红昨天在商场买了个手表,回来后又觉得不满意。
于是趁着今天休息,去商场重新换一个。
李威左等右等,不见姐姐回家。
于是给她打了电话。
但李红的电话竟然关机了。
任凭李威怎么打也打不通。
李红有两个手机,但两个手机都关机了。
李红在 KTV 工作,因为工作的原因,常有关机的情况。
也许她突然被叫回去工作了。
李威了解李红工作的场所,虽然有些担心,但因为一直以来都工作正常,也没有什么乱子发生。
所以他也没有把事情往坏处想。
但等到了第二天,李红还没回家。
李威隐隐开始变得不安起来。
他立即去了李红工作的 KTV 询问。
然而却被告知说李红最近两天都没来上班。
李威这下慌了。
他打电话回老家问父母,姐姐李红回家了没有。
但父母也说李红最近并没回来。
李威着急忙慌地问遍了李红的同事和朋友,她们都不知道李红的下落。
惊慌失措的李威,开始疯狂地寻找姐姐。
他独自在厦门像无头苍蝇般四处找了几天,始终没有发现姐姐李红的影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红的两个手机号也从关机变成了停机。
这个细节的变化加剧了李威的不安。
同时,一个念头不断地在他脑海中重复出现:
姐姐肯定出事了!
百般寻找无果后,焦躁不安的李威走进了厦门市湖里分局。
而此时距离李红失踪已经一周左右了。
02.街头消失的女子
这个案子几经调查后,转到了时任湖里分局重案中队的副队长老曾身上。
交接的警员半开玩笑地告诉他:
「这案子有点邪乎,搞不好有什么灵异因素在里头。」
老曾了解完案情后,第一反应是觉得不可思议。
一个大活人怎么会在大街上消失呢?
自 07 年从部队转业入警以来,老曾处理过不少疑难案件,也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从不信什么鬼神之说。
长期接触各类违法犯罪人员,他对人性的阴暗面有着深刻的认识。
与其相信鬼神之说,不如相信人性对欲望的贪婪,以及为满足私欲所作的各种突破想象的无底线犯罪。
李红失踪的地点是厦禾路,厦禾路是厦门最为繁华忙碌的街道之一,平时路上车辆往来密集,人群川流不息。
要说在这样繁忙地大街上,一个大活人突然蒸发了,任谁来都不会相信。
李红的失踪肯定有着不为人知的蹊跷之处!
李红失踪的世贸商场位于厦门火车站附近,平日里非常繁华忙碌。
老曾站在商场外的路上,看着熙来攘往的人流百思不得其解:
一个大活人怎么会在监控遍地,人流如此密集的路上神秘消失了呢?
不仅没人看到她的身影,甚至就连监控也没拍到她的踪迹。
这不符合常理!
老曾很快带人进到了李红失踪的商场。
监控里,李红独自一人来换表,进入商场后直接到了手表店铺。
离开时,也是一个人走出了商场。
这期间与李红产生联系的只有手表店铺里的营业员。
老曾找到了那名给李红换表的女营业员。
她很热心地告诉老曾:
「那姑娘人长得很漂亮,前一天过来买的手表,回去又觉得不喜欢,第二天过来换了另一个颜色的」。
李红离开以后,营业员就没再见过李红了。
商场外的监控也证实了营业员的话。
监控显示,2012 年 12 月 16 号下午 2 点,李红走出商场北出口的大门。

出了商场大门,李红走向了车水马龙的路边。
也就是那个时候,李红走出了监控范围,从此人间蒸发了。
商场大门东侧 20 米有一处社区监控,探头恰好能拍到商场前面的部分区域。
但经过老曾反复仔细地查看,画面中并没有李红的踪影。
既然东侧的监控里没发现李红,那她会不会往西走了呢?
西侧距离商场最近的探头,安装在一家宾馆门前。
这个探头能够拍到西面的整个人行道。
老曾立即带人查看李红失踪时段的所有的录像。
然而结果仍旧令他们失望!
西边的整条人行道上都没有李红的影子。
李红出了商场,既没往东走,也没往西走,能去哪里呢?
难不成真长了翅膀飞走了吗?
03.五十米盲区
老曾带人将商场周围的监控都查看了一遍。
除了商场北出口之外,附近没有再看见李红的身影。
监控里没有,李红究竟去了哪里呢?
查寻没有结果,让老程有些沮丧,然而他的失望并没有持续多久。
经过技术人员很快告诉他一个重要线索。
商场门前有一段长约 50 米的监控盲区,李红就消失在盲区内!

盲区立即成了排查重点!
李红绝不会无缘无故的消失。
如果李红在盲区的街上被绑架、抢劫、掳走等意外情况,肯定会被街上的行人或店铺里的职员顾客等人看见。
但如果真出现上述情况,不可能不会被人发现或者阻止。
但如果在盲区里的封闭空间里出现意外,则很难被人发现!
所以老曾推测,李红可能是在盲区里的某家店铺里。
于是他开始带人走访盲区内的店铺和人员。
盲区里有两家比较大的店铺,一家是咖啡店,另一个是卖自行车的店。
咖啡店里的服务员们都告诉老曾,她们没有在咖啡店里见到李红。
自行车店铺里的顾客通常都以男性顾客为主,店主也说没见过李红模样的女子进店。
其他的店铺里,店员们也都说没见过李红。
对于店铺的走访无功而返后,道路上的窨井又引起了老曾的注意。
在那段盲区的路面上,有一些地下窨井的井盖是缺失的。
路面上只露出一个黑洞洞的圆形口子。
老曾甚至猜想,李红是不是一不小心掉进了窨井里?
他立即找来了负责这个路段的环卫工人。
在环卫工人的指引下,老曾仔细地察看了每一口窨井。
结果仍旧令人失望,窨井里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行人、摊贩、店铺、窨井。
盲区内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已排查了。
不在监控里,盲区里也没有,难到横穿马路走到对面了?
马路对面是罗宾森商务购物广场,也是一个大型的商场。
两个商场中间隔着厦禾路,厦禾路双向 12 车道,中间被绿化带隔开,道路十分宽敞,车流密集,想要横穿过去十分困难。
为了尽快找到李红,老曾还是带人调查了罗宾森商务广场的监控。
事情的结果,并没有因老曾的执着而发生转折。
监控里并没有李红穿越马路过街的身影。
至此,对盲区的调查宣告失败。
难道一个大活人真的会在盲区里人间蒸发了。
老曾不信这个邪!
他开始转换思路,把调查重点放在了李红身上。
这一查很快就有了收获。
李红的工商银行卡被人用手机查询过。
但随即一连串的问题立刻出现在了老曾面前。
谁查询的?是李红吗?
如果是,她为何到现在都杳无消息。
如果不是,查的人又是谁?他怎么会知道密码?
这当中李红又处在一个什么角色呢?是否遭到了威胁勒索?
查询的时间是案发当天的下午 3 点 30 分。
而此时距李红离开商场北门失踪已经一个半小时了!
老曾初步判断,李红的失踪肯定和钱财有关。
李红的失踪是预谋还是意外?
又会是哪些人掳走了她呢?
当天李红失踪的路段,110 指挥中心也没有接到相关的报警电话。
而且附近的人都说,李红失踪时,那段路没有发生意外状况。
而根据我国法律,失踪不到一个月,而家属又无法提供失踪,或者遇害的确切证据,是达不到立案标准的。
令老曾他们苦恼地是,案子查到现在,他们不仅没发现有效线索,还没法确定李红是否已经遇害了。
没法立案侦查,因此只能将案件列为被拐骗的案件进行调查。
更令老曾没想到的是,接下来会调查竟然会推翻他们之前的结论。
04. 三次神秘通话
李红的家境并不富裕,生活也颇为坎坷。
她很早就出来打工,并在外认识了前夫王城。
两人很快就结婚生子,但婚后夫妻两人矛盾频发,没几年就离婚了。
因为离婚抚养孩子的事,李红与前夫王城多次发生冲突。
两人甚至闹到了大打出手的地步。
离婚后她把孩子留给乡下的父母带着。
自己则和弟弟一起在厦门岛内打工。
李红在一家 KTV 里工作,带有一定的陪酒服务,社会关系十分复杂。
李红每个月都会把工资寄一部分回老家,因此她并没有多少钱。
警方很快就在李红的通话记录里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号码。
这个尾号一共和李红通话过三次。
而蹊跷的是,这三次恰好在李红失踪当天!
这个号码第一次通话是在李红中午刚出门时;
第二次通话是在 13 点 52 分,这时李红正在商场里换表;
第三次通话是下午 14 点整,这时李红刚从商场北门出来。
这个号码从使用到停机,一共就只有这三条通话记录!
更让老曾他们觉得可疑的是,这个号码在案发第二天就停机了!
很明显,这是专门用来作案的手机。
这个手机的主人会是谁呢?
经过查询发现,这个手机号码是「黑卡」。
没有实名进行登记,通讯公司里也没有机主的资料。

这种卡路边小店里比比皆是。
大街上随意就能买到,无法按照这个线索查下去。
调查到这里,老曾觉得这个案子似乎并不简单。
目前来看,绑走李红的歹徒有着极强的反侦察能力。
歹徒绑走李红的动机是什么呢?
老曾当初觉得李红的失踪是因为钱财,但李红家境并不富裕。
如果歹徒不是为了钱而绑走李红,那又是为了什么呢?
难道是仇怨?
老曾立即把重点转向了与李红有矛盾的人身上。
他第一个怀疑的就是王城。
会不会是因为两人累积的矛盾,王城一怒之下杀害了李红呢?
老曾立即调查了王城的不在场证明。
经过确认,李红失踪时,王城不在厦门,没有作案时间。
王城的嫌疑很快就被排除了。
但另外一名男性的出现吸引了警方的注意!
05. 负债累累的爱慕者
李红虽然离异还带着孩子,但本人也才 24 岁,年纪并不大,加上人也长得漂亮,因此周围也不少追求者。
李红在 KTV 的一个同事告诉老曾一个线索。
李红失踪前十天左右,她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
打电话来的男子自称是李红同学。
他说以前上学时就非常喜欢李红,后来断了联系,现在知道她离婚了,多方打听才找到了她的联系方式。
这名同学给李红打了很多次电话,两人还经常出来一起吃宵夜,逛商场。
小郭的出现以及他热情似火地追求李红。
这一切看上去似乎都有些太突兀了。
老曾很快就找到了李红的这名男同学。
男子姓郭,周围的人都叫他小郭。
让老曾惊讶的是,小郭说根本不是李红的同学。
他还告诉老曾,李红对他的追求表现地很谨慎,虽然一直和他联系,但始终没有同意在一起。
随着调查的深入,老曾发现小郭身上的疑点也越来越多。
小郭性格暴躁,脾气差,而且长期沉迷赌博。
可疑的是,在李红失踪当天,小郭也在厦门消失了。
会不会是小郭追求不成因爱生恨,反而绑架李红勒索钱财呢?
小郭对李红很熟悉,又曾频繁约会,所以他如果下手,条件很便利。
而且小郭沉溺赌博欠下巨债,李红银行卡被查询,也符合小李的行为动机。
但如果真的是小郭绑架了李红,那为什么监控里没有出现小郭的身影呢?
不仅如此,为什么在盲区那段路上也没人发现他们呢?
老曾迅速带人对小郭展开调查。
很快就在小郭的老家找到了他。
小郭告诉老曾他跑到老家是为了躲债,因为沉溺赌博,欠下不少的高利贷。
而李红正是因为他好赌,所以才一直不和他交往。
老曾又返回厦门,调查了案发当天小郭的不在场证明。
小郭是个无业游民,街头混混,在厦门四处游荡,没什么朋友,也没固定的居所。
在李红失踪当天,他一直在厦门岛内的一家棋牌室打牌。

经过走访排查后,小郭的嫌疑也被排除了。
线索一条条出现,又一条条被排除。
老曾等人费尽周折的调查,没想到最后又回到了原点。
不仅如此,还令他们沮丧的是,即使到现在他们仍是不知道李红的生死。
案件的调查也一时陷入到了停滞之中。
参与调查的民警们都感到很窝火,活生生的人怎么可能会原地消失,他们都憋着口气,想要查出案子的真相。
老曾走到贴满了线索的白板前,来回踱步,低着头苦苦思索,脑海中像放电影般回忆梳理着每一个细节。
无论李红是怎么消失的,她绝不可能一点痕迹都不留下。
问题到底出现在哪呢?
再次抬起头时,老曾的目光紧紧锁定在白板上的四个大字——50 米盲区!
06. 盲区里多出的 20 秒
李红不可能平白无故地消失!
她究竟去哪了?
又是怎么离开消失的呢?
她绝不会真的自己生出一双翅膀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