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确定这“共识”存在?某一事物是否存在应该看它是否有现实基础,而不是看这个说法被重复提及了多少遍。
所谓共识,只有当认识的所有主体对认识对象的全部或某些领域看法一致的时候才能产生,注意所有人必须认同才成立。
具体谈到"九二共识",我们必须追根溯源,必须明确这一“共识”的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不多说,直接抄维基百科的内容:
九二共识最早起源于九二香港会谈,但在会谈结束后,当时双方其实并未真正达成共识。之后在随后多次谈判中,逐渐形成这个默契,
邱进益认为,称它为九二谅解更为适当。2000年4月28日,陆委会主委苏起于卸任前创造并公布了“九二共识”这个名词。但因为它只是经由两个非官方组织(
海基会与
海协会)口头协商形成的共识,双方对它的理解与解释又有所不同,因此目前存在许多争论,甚至连其存在与否,也有争议。比如
中华民国总统李登辉卸任后及
陈水扁在任内皆否认该共识的存在,但
马英九总统称此共识确实存在。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中国大陆之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共同承诺将推动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成为中国国民党对中国大陆的指导方针,九二共识的字眼也首次出现在大陆官方文件上,成为非正式的对台方针
[2]
。在
马英九总统任内,九二共识被正式确立,
ECFA的签定被认为是九二共识的最大成功。
概括目前各方所认定九二共识的立场为:
- 台湾内部对九二共识并未达成共识
- 中国大陆方面认为,“九二共识”是指“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九二共识的精神在于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双方共同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等说法。中国大陆方面主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一贯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同意可以对台湾采用一国两制。
正方认为,“九二共识”是两岸达成的模糊政策,意在模糊政治分歧,强调民族认同,并以此基础建立更多的互惠互利的经济甚至政治协议。促进经济上的互利以及政治上的互信,有利于区域稳定,维持两岸和平。
反方认为,“九二共识”并未经过民主程序,得到国会同意。承认九二共识将会削弱台湾的主权,弱化台湾的民族自觉与民主意识。让台湾经济依赖中国大陆的情势加重,中国大陆可以透过经济施压,台湾被迫与大陆统一将成为不可避免的前景。
看到没有,这个“共识”到底是什么都说不清,各派势力都在根据自身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对这个东西进行阐释和扬弃。要说重要性和作用,目前确定已知的作用就是制造话题,引发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