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の中は三日見ぬ間桜かな——大岛蓼太
樱花烂漫,花期却短。花朵虽小,却成团状盛放,日本俳句诗人大岛蓼太才会写下,才不见三日,樱花竟然开得到处都是这样的话。日本人钟爱樱花也正是因为樱花这种特点,和本民族一直崇尚的集体主义不谋而合。
每到三四月份,日本全境进入樱花期,樱花自南向被逐步开放,日本各省的人民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享受着这一抹春意所带来的享受,其中最重要的习俗就是——花见。其实啊,花见虽可以说是种赏樱习俗,但是形式却不拘泥,就和它字面上表达的意思一样“看花”一样,无论怎么看,目的都是为了让人享受樱花美,这就够了。下面我就来简单介绍日本人赏樱习俗中的几个特点。

【飲食型の花見】
在明治29年,画家周延创作有「徳川時代貴婦人の図 お花見」,我们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古代日本人赏花的习俗,衣着华丽的女眷在地上铺上一块布,边饮食边谈笑赏樱,这就是一直延续至今的重要赏樱形式之一——飲食型の花見。

日本人很喜欢在樱花盛开的时候,或三五好友,或全家出动,一起在樱树下野餐,这种叫做ピクニック型の花見,野餐型赏花,但是因为这种往往和吃喝有关,我也就一起归为饮食型了。野餐垫的形式进化到现在也形式比较多样,什么图案材质的都有,比较常见的一块亮蓝色的塑料布,四周被固定在地上,因为樱季的最佳观赏位置往往热门,所以大家会提前把野餐垫铺出来占位。别看日本人平时轻声细语的,在樱树下性格却十分奔放,大声调笑非常热闹。

樱花的花期会根据气温随时变化,所以很多时候都预测有偏差,但这丝毫不影响日本人赏樱的热情,头顶上哪怕就一点点樱团,这些人也在树下自得其乐,三月中下旬的上野公园是著名的赏樱胜地,路中间是人头攒动的往来游客,两边你就能发现各种各样摆摊赏樱的团体。
其实虽说是春天,樱季的日本还是比较阴冷的,赏樱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滋润,很多人都披着毯子冻得抽抽,可大家自得其乐,有年轻人打着巨人牌,有大叔带上一打生啤畅饮。这些人能在树下坚持个一天也是精神可嘉。

说起饮食型的赏樱,有简易版和进阶版,进阶呢,就是日本人钟爱的BBQ烧烤,不过这种因为存在潜在安全隐患,所以在不同的赏樱区域会有限制。一般不太会出现在人流量大的公园里,找个自家后院或者天台办下还是不错的。另外还有方便的简易版,下面我就来介绍几种传统赏樱小食。

【桜餅】
樱饼分为关西和关东类型,类似我们国内北方的元宵和南方汤圆的意思。樱饼的粉色部分为糯米类外皮,内里包裹着甜甜的红豆馅,最外层用一片盐渍的樱叶子包裹。不仅从卖相到口味都可以说是百分百的时令点心。

【花見団子】
另外和樱饼同样有名的是花见团子,一根小竹签上串有三颗不同颜色的糯米圆,常见的是粉白绿三种颜色,这三种颜色其实还是很有深意的,日本人把粉色比作春天,白色为冬天,绿色是夏天。和樱饼不一样的是花见团子是没有馅料的,有些花见团子会淋上酱汁。因为这种小食小巧便携,又颜色漂亮, 非常适合拿着拍照片,自然受到赏樱小姐姐们的欢迎。

【花見弁当】
花见便当其实也有很长的历史,可以从江户时代的浮世绘作品中看到它们的身影。日本人可以自己做便当,也可以买商家现成做好的。商家会把这种便当做的卖相引人,食材也会选择春季时令,实际上花见便当其实和平时吃的精致便当没有太大差别,如果一定要说主要特点呢也许是含有樱花的元素,其实人们要在赏樱的时候吃的便当,滋润就好,无需深究。

除了提到美美粉粉的传统吃食,其实很受普通民众欢迎的就要数美食街的食物了。日语的屋台呢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小吃摊,小吃摊可是买什么的都有,从新鲜生啤到波子汽水,从喷香烤串到大阪烧,价格不贵,想吃啥都能找到。这种摊位的特点就是搭建简单,每逢日本节假日都能看到这种简易棚子搭建起来的小吃摊,尤其在上野和浅草经常能看到。

【公园赏樱】
除了饮食型花见,日本人也会享受单纯的赏花。把自己涌入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享受着和煦的春风和日光,人们或用相机,或用眼睛去捕捉樱花之美。拿东京为例,一些大公园往往都是著名的赏樱名所,比如新宿御苑,代代木公园,上野公园,芝公园,井之头恩赐公园。不仅是国外游客,东京本地人也会把自己捯饬的漂漂亮亮来这里度过周末。


【河岸赏樱】
如果说公园有什么不好,可能就是人比较多,拍张照片,画框里不是人头就是自拍杆,难免破坏意境。如果你追求安安静静的享受赏樱乐趣,不如去一些远离人流的地方,比如城市的主河岸边就经常是又安静,又壮观的赏樱好去处。人们有的在树下散步,有的约会,也有跑步健身的,和公园中赏樱的氛围又是截然不同了。

【夜樱之趣】
日本是一个具有物哀文化的民族,他们非常注重事物瞬间,细节的变化。樱花虽美,但花期不过短短一周的时间,所以日本人不仅在白天享受这种自然风光之美,夜间也同样珍视。黑夜如同一块巨大画布,画中的粉樱竟然和白天所传达出的意境完全不同,更具有神秘静谧之感。加上各色灯光修饰,登时间一幅美轮美奂的画作跃然眼前。

东京最出名的大型夜樱要数中目黑,沿街的饮食店铺平日里冷冷清清,但每到樱花盛放的时间,游人围的是水泄不通,不得不触动大量的安保维持秩序,营业额可谓是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一年。目黑川两旁的樱花树结出大团大团的樱花,又厚又重坠的树干也被压弯,倒映在夜间的潺潺水面上,赶上一阵微风袭来,花瓣飘落至水中汇成一片樱花河,真是一派奇景。

说了公园赏樱,河岸赏樱,你要问我最喜欢什么样的赏樱方式。我最喜欢的是比较自然的赏樱方式,就是在城市的街道中赏樱。也没什么目的性,在街上就普通的走,在等交通灯时候抬头看一眼浅粉的烂漫,耳边听着交通灯一闪一闪的声音,然后大家朝着自己的目的地四散开来。樱花对于日本人来说,即是精神性的独立存在,也已经深深融入普通的生活中。

【樱下合影】
赏樱除了吃和看,“合影”可以算一个,毕竟他们对摄影来说可以算是酷爱。有人可能会说,这怎么能算风俗呢,普通旅行也会这样呀,这个倒是没错。日本很多家庭,团体会集体在樱花下留影纪念,有点像有天安门前留影的感觉,没有什么历史依据,就是个气氛。


比较有趣的合影,可以算是动物合影,我之前有写过关于日本宠物文化的文章。日本人对于宠物的感情和亲生孩子是一摸一样的。宠物吃穿玩的,样样不缺,还要养出心意,养出水平。每到春光烂漫的樱花季,也自然是这些宠物宝宝出街的好季节,常见的出街两大巨头就是柴犬和猫咪。

柴犬因为体型问题,只能放在树下凹凹造型。但小巧软糯的猫咪这点上就很有优势,经常能看到主人把猫咪摆放好造型,伪造出一种不经意的樱花树干上趴着一只猫的假象,然后树底下一群成年人咔嚓咔嚓的照个不停,让人忍俊不禁。

不过啊这种可爱的小动物和美丽樱花同框的风景,真的是能非常治愈的。也难怪日本人特别喜欢买这种题材的明信片和年历,挂在家里看看也能净化心灵。

这里再额外说一点,在日本传统赏樱文化中,宠物其实是后来才被人推崇的。如果说早期动物的王者是谁,那就是容易让人忽略的一种鸟类——鶯。莺这种体型小巧的鸟类,在初春的时候就开始鸣叫,叫声圆滑悦耳,加上它鲜绿美丽的羽毛,在樱花树见格外搭配。引得很多人专门赏樱,赏莺。

【樱知识】
日语中的【桜前線】:桜の開花の時期が等しい地点を結んだ線。開花が南の方から北の方に順次移っていく様子を天気図の前線にたとえた表現。其实就是指的樱化开放的日期范围,方便人们更加直观的找到赏樱最佳的地点和时间。每年日本都会提前发布预想地图,而且地图也会随时调整。2020年东京今年的花开期就比往年稍微提前一些。

【樱吹雪】是我认为赏樱最美的时刻,细碎的花瓣随风漫天飘落,仿佛时间那刻也凝固,让人想起新海诚作品里的台词,樱花下落的时间是每秒五厘米。

虽然不是吃吃喝喝,但我会在樱花树下偶尔写生,一个不留神,樱花漫落在我的颜料盒上,我盯着几片不速之客想了想,然后保存至今,当时的雪嫩花瓣已经干瘪泛黄,完全看不出初见的美态。但当时樱吹雪的烂漫记忆却是时时新鲜。

其实今日的日本要说习俗有没有,当然是有的。但也有很多人在以自己朴素的方式,尝试走进这片淡粉色的绮丽。在的画面中虽只有樱景,可实际上眼前是摩肩接踵的游客,右手不远处一位小伙子,拿着从超市买的便宜便当坐在路边吃起来,他吃两口再抬头看看樱花,那是一种掩饰不住的满足感。
一人或多人。散步或野餐。喝酒或吃饭。白天或夜晚。论何种方式,只要能感受到樱花之美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