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早就总结过,5%有组织的团体足以控制95%无组织的群体
例如印度婆罗门刹帝利
例如美国犹太共济会
例如各国军队政府人数
消灭组织和军事力量。满清消灭汉人任何有组织的迹象。比如汉人二十人以上聚众集会,为首者斩,其余发配等等。并且消灭掉所有的武器兵刃,每20户人家的生产用具,只要带金属的都由满人控制。
文字狱。文字狱为的是使群众无有造反蠢蠢欲动之心,使劲儿地奴化群众,让民众在一次又一次故作架势的阴风中,变得懦弱,变得妥协,变得奴化。这种心理上的腥风血雨已经让绝大多数的民众再无二心,只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敢问权,不敢越线,不敢多言。虽然付出了成千上万无辜人的性命,却也把汉人的思想控制地死死的。
思想奴化教育,汉人而真正的的衰败从满清入主中原,推行近300年的奴化教育开始。而奴化教育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在大清灭亡后,满清纷纷剪掉辫子,但是汉人却宁死不剪,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中华民族自古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此,无论如何也不轻易改变发誓和穿着。因为这是作为华夏民族的特征,民族文化的基础。
断发易服更习俗,在1644年,满清入主中原后,强行推行剃发易服,要求汉人按照满清的民族特点改变服装和发誓。之前汉族的主要特征是头发除了头上一个发鬓,都是顺其自然生长,不扎辫子,有谦谦君子之风,而辫子只是女子的专属。而满清少数民族发誓是,前半部额头全部剃光,还要留辫子。
屠杀镇压汉族的大反抗。满清为了压制汉人,强行推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政策,不惜以大屠杀来推行,才有了后来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为了这个发誓被屠杀的汉族人口何止百万千万,这都是血的代价。因此,按照常理来说,虽然最终汉族被杀戮,被迫剃发留辫子,但是内心是不屈服的,肯定随时都想剪掉辫子恢复汉族原本的装束。
但是你错了。奴性根植入汉人骨髓,在1912年2月宣统宣布退位,大清帝国灭亡之后,倒是满族人纷纷主动剪掉辫子。但是却没有一个汉人百姓剪辫子。而且孙中山大总统发布法令,号召汉族百姓剪辫子,仍没人执行。而且,派军警上街为百姓剪辫子,还遭到了汉族的抵抗。
如嘉兴县,汉族百姓甚至以反对剪辫为号召,聚集起数千人,攻击带头剪辫的乡绅,大有暴动的迹象。山东昌邑县27名率先剪辫的人甚至被群殴致死。而山西更是直到1919年才将所有辫子剪完。而大多数被强行剪掉辫子的汉人那是痛哭流涕,惶惶不可终日,感觉少了做奴才的关键配件。那么为何会如此呢?
这主要在于满清强力推行的近300年奴化教育。一方面,满清为了防止汉族想起之前的服饰发饰,因此,凡是所有的书籍,有此类内容的全部成为禁书,而且满清编著的明史,全文也不敢留下一个关于发饰的文字。
文字狱大兴,而当时情况下,90%的国民那可都是文盲,唯一的能读书识字的读书人,每天读的也就是四书五经,圣人之言。依旧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久而久之,汉族人都认为自己现在留辫子的发饰那就是自己民族的发饰,那就是华夏民族的必备特征,那是做人的根本,因此,在清朝王国后,才又像明末一样起来反抗剪发。
人分三六九等高低贵贱另一方面,宣传主奴思想,将全国的汉族百姓培养成满清贵族的奴才,除了皇帝,贵族是主子,全是奴才。而且,完全打破了华夏民族的傲骨。清朝之前的华夏民族“跪天跪地跪父母君王”,不随意下跪,讲求的是“男儿膝下有黄金”。
但是到了清朝,中国人的膝盖骨被彻底打弯,因为,在奴化教育里,作为奴才,奴隶,下跪成了家常便饭,下跪才是做奴才的标准。对官府,对朝廷丝毫不敢反抗,尤其是读书人“奴才不敢”成为思想禁锢,平定太平天国后,手握30万雄兵的曾国藩不敢造反,其实也就是这种思想的写照。
而大清刚刚灭亡,汉族百姓想的是万一朝廷又杀回来,自己的辫子没了,那简直是连做奴才的机会也没了,岂不是要杀头。因此,张勋在北京复辟的时候,当时的老百姓辫子一夜之间都涨了出来,其实说明的是这种奴性使得他们不敢剪辫子。所以说,满清近300年毒害之深,亘古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