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那是电影
电影需要表达,是导演跟你讲故事的方式。
看书
如果导演需要告诉你“这个人在看书”,如果没有特殊需求的话,那么显然指示书是最合适的道具,不论从正面,背面,侧面,顶部取景,观众都知道他在看书,如果排到了封皮,还能知道他看的书是什么,是刚开始看还是快看完了,这些信息都有。
如果拿个iPad,你只能从他肩膀那里看过去才能知道他在看书,从背面过去只知道他拿了iPad,是看书,看报,看电影,玩游戏,刷短视频?你都不知道。就算你看到了他是在看书,你也基本看不清角落里的页码标记,这本书有多厚,看到哪里了,你都不知道,电影的表达能力就弱了。
听歌
如果听个歌,最理想是头戴式耳机,听磁带。嗯,脑袋里忽然出现星爵了。。。

头戴耳机,就说明现在在听歌,磁带的转动更能说明当前正在播放,如果加上自动翻面的画面就更能说明当前人物听完了一首歌,正翻面听另外一首。
拿个CD最多看见CD在转,刚开始听还是快结束了不知道。拿个mp3就更迷糊了,MP3就算有指示灯那也设计各不相同,观众看不清指示灯旁边小小的play字样,只能看到有灯亮着,镜头语言就弱了。如果拿个手机,那就连是不是在听歌都不知道了。
耳机自然也是头戴的最好,明显。如果是单耳带有弹簧线的耳机那是特工标配,如果是tws耳机,可能观众都看不到了。(除非是科幻片要表达高级感)
打电话
自然是座机效果更好,手机效果次之,蓝牙免提表达效果非常差,车载免提是效果最差的。如果有选择,我相信导演会优先选择座机,除非是移动场景不得不使用手机才会用手机。当人物实在是腾不出手来的时候,或者可以隐藏身份的时候才会考虑用耳机。(除非是科幻片要表达高级感)
开车
什么车都无所谓的时候一定是传统档杆,好安排动作。只有必要的时候才会用怀挡,旋钮换挡更是被嫌弃。能不用触摸屏的时候就不用触摸屏(除非是科幻片要表达高级感)
掏枪
都要在掏枪以后才上膛,尤其是霰弹枪,要先瞄着人了,那人不听话想反抗的时候再拉那个泵。
掏枪就顶对方眉心,完全放弃自己的距离优势,也不管对方猛地一摆头自己来不来得及扣扳机。
用电脑
都是狂敲键盘,几乎不碰鼠标。屏幕上要么是旋转的3D图形,要么是黑乎乎的命令行窗口。几乎看不到普通的office,chrome之类的普通窗口。
刮胡子
终于到刮胡子了,你是导演的话,且剧情让你有的选的前提下。你是选择让主角抹得满脸泡泡,然后拿一个不论从任何角度看都是一个剃须刀的东西开始刮呢。还是直接拿一个嗡嗡响的小方块,如果从背后拍摄都不知道是拿着剃须刀还是按摩器,甚至有可能是正在震动的手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