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谈一个角度:
可能羊不怕死,准确的说羊不怕血腥味。
杀鸡杀猪大家或许都见过,杀完之后的地方,禽兽的同类对之充满畏惧。
我们老家杀猪一看都在吊脚楼我们的核桃树边边上,这里常年杀猪,地下土都浸染着血腥味。所以狗很喜欢到树下刨。
但猪从不去那里。
圈里的猪有时候跳出来了,满田到处拱。然而不管怎么拱,它们都会绕开核桃树,生怕沾染上什么一样。
猪没有亲眼见过年猪被宰,却好像能通过这一点血腥味,感受到“杀猪”的意念。
同时,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杀年猪后。旁边圈里的猪连着好几天都竖起耳朵,也不随便哼,也不闹,表现得乖乖的。有点在担忧自己会被宰的意思。
婆婆告诉我,猪是知道杀猪的。
老家的风俗,杀猪不能声张。
比如你家里明天要杀猪,一定不要大声说出来。平时更不能在猪圈边说杀猪的事,免得猪听到了难过,会不吃食。
不管是猪本身的反应,还是大人的这些说辞,其实核心是说猪能感受到屠宰和被屠宰的恐惧。
这一点恐惧,让猪显得憨厚又可怜。到了年底杀年猪的季节,屠夫一来,它们就开始躲,可是躲也躲不掉啊,被揪住耳朵拿下,猪一下子就泄了气。
但羊不是这样。
羊好像对死亡,对血腥没有感知。
我不知道北方是怎么杀羊的。
我们老家那边杀羊,跟杀猪差不多,把羊从圈里赶出来,就在羊圈边有树的地方开刀。羊死的时候,另外的羊还要把头伸出来看。你再进羊圈,它们不躲也不叫,反而还往人身边凑。
它好像觉得外面那个杀了,跟它们就没关系了。
杀完羊的地方,第二天血迹都没干,你把羊放出来,它们还要闻一闻。
刚剐下来的羊皮晒在院坝里,它们出来喝水,也要闻一闻,丝毫不带怕的。
你会发现,有可能在所有家禽家畜里,羊是唯一对同类的死表现出漠视无畏的生物。圈里少了一个伙伴,它们不但不害怕,反而会因为干草无形变多了而感到高兴。
它是温血动物,却表现出冷血动物的气质。
而这种表现并非因为它们傻,恰恰是因为它们很聪明。
基于聪明而展现的漠视和冷血,这就让人特别是亲近羊的人感到有一丝丝发寒。这种生物并不是像你看到的那样柔弱,它们似乎善于也乐于看到同类死亡而享受当下的宁静。换句话说,羊似乎是有某种“交换意识”的。
就是它们表现出一种通过一个或者几个羊的死亡,换到剩下的羊群的安稳生活。只要有羊死了,那剩下的羊就安全了,就不用担心了。管求它是怎么死的,在哪里死的,我们好好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