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电影院就不能搞在一楼,或者单独建设一个电影院,单纯的就看个电影。
就像是七八十年代那样的,电影就一个街边的独栋房子,看到大幅的电影海报,感兴趣就顺便走过去看。
男女老少,走过路过的大叔大妈都能进去,10块,20,30看一场电影,积少成多,薄利多销,其实还是很有广大的市场的。
而现在的电影院,基本都是在大商场的三楼,四楼,是作为商城的一个引流点打造的,从一开始就脱离了地面,远离了群众,目标客群一开始就只是情侣,打工的年轻人,或者商场附近的住户。
去看电影顺带消费,尤其是情侣去了,一二楼买衣服,三楼吃饭,再去四楼看个电影,一套流程下来基本都得大几百。
以至于完全是不敢去,单纯的看电影,你也得绕一圈商场扶梯,得强行的逛街,周边一堆小吃档口,影院不会给你休息区,逼着你去周边逛街,让你去餐厅,奶茶店吃着等电影。
很多商场本来就远离社区,需要打车去看,看夜场的时候出来都已经是12点之后了,还要打车回去,很是折腾人。
电影院+购物中心这种模式,在经济上行时期的确很有用,相互引流,可现在消费能力减弱,下星期的时候,看电影的消费我有,但逛商场,在商场约会吃饭的钱没有,索性绕着这些大商场走。
去逛街边小店,去夜市档口消费,要是街边有个电影院,或者社区内就有小型电影院,我还是很乐意去看的,甚至不管好不好看,就去里面,花20左右,看看大荧幕,吹吹空调,顶多买个爆米花和可乐。别让我跑几公里去看电影。
影院应该慢慢的走向社区服务方向,甚至是公共服务方向,每个社区都有一个影院,不多,1-2个荧幕就好。
我大学里就有一个小礼堂可以播放电影,购买了最新片源之后我们学生是经常去看的,烂片也无所谓,看完一起吐槽,反正也就十块钱票价,主要是图一个一起看的氛围。
非要等到放假,毕业,专门大老远的约着四五个同学去看电影,其实很难。
路过,走进去,看一场电影,其实很多人是不挑剔的,而要是看电影变成一个大事,需要筹备,计划,以及应对,那么就会变得很谨慎,很挑剔,只看值得看的,讲究性价比,而但凡有一点问题,都可能会错失一大群观众。
电影院要是高高在上,远远的躲开民众,也别怪大家不爱看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