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我去过两次,十年前,还可以自由行的时候,去台北、垦丁、花莲都待过,太平洋的海湛蓝,太鲁阁的山很陡,人很热情,民宿的老板娘帮我们切菠萝,介绍我们去吃虱目鱼,但有一个话题,彼此都避而不谈。
今天,中国通过了关于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
纪念的,是台湾的胜利,也是中国的胜利。1945年10月25日,台北公会堂(今为中山堂),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上,中国政府代表接过受降书,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

80年前,台湾脱离了日本殖民统治,大陆准备举办活动,是纪念台湾回归,挣脱日本殖民统治;也是展望未来,希望两岸能够保持和平。
刚刚闭幕的大会,对十五五做了规划,其中有一个表述非常引人注目,说要“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一天之后,就通过了光复日的决定,可谓紧紧跟进。
当然,对于这个事情,民进党当局是否认的,他们提的是“终战”。
民进党上台后,将教育视为建构“台湾主体性”的关键场域,从历史课纲“去中国化”、文言文比例下调。而且,这些年台湾历史被扭曲,清朝统治台湾200多年、郑成功的历史定位等,都在民进党的教科书中消失了。
台湾社会,对于光复这个事实, 也存在一定的混沌,尤其是年轻人。
但时代的潮流,是一定的。
虽然民进党当局竭力掩盖和扭曲台湾光复、回归祖国的历史真相,淡化和压制岛内有关台湾光复的纪念与研讨,并禁止公职人员参加大陆庆祝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活动,但现在在台湾,还是有人一定要过这个节。
其实,台湾的光复节,比大陆定的光复日,早了很多年,1946年就定了这日子。
现在,大陆定下来这个日子,其实是攻心的一部分。因为要和平,因为不想打,这是很多人的心愿。
战争都是残酷的,都不是说说而已,这里面都是铁和血。宁可时间久一点,绝对不要擦枪走火。
兵法里早说了,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先胜”源于“心胜”,先搞好思想这道关,明确告知台湾,我是懂你的,我认同你们,我也明白现在的情况,彼此更多交流,才能让共识更多,让矛盾和误解更少。
人都是需要仪式感的,我们现在堂堂正正去纪念,其实就是一种气氛的缓和,一种正名的宣誓,更是对未来的信心。
台湾我去过两次,十年前,还可以自由行的时候,去台北、垦丁、花莲都待过,太平洋的海湛蓝,太鲁阁的山很陡,人很热情,民宿的老板娘帮我们切菠萝,介绍我们去吃虱目鱼,但有一个话题,彼此都避而不谈。
但其实也没有什么,生活就是这样,时局也是如此,静水流深,潜移默化,水到渠成,自然就瓜熟蒂落。
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对话,不要对抗,要合作,不要摩擦。
这个光复日,是新起点上,一个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