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高速服务区现「野人小孩」,赤身裸体爬行奔跑,家人称教育方式不一样,怎样看待这种教育方式?

荔枝新闻
1006个点赞 👍

基层治理的江湖里,有一种东西,谁碰谁死,那就是:

定义模糊,责任无限


你是个基层牛马,月薪一千五,一天累得像条狗。

突然,舆论把这么个玩意儿扔到你怀里。

你怎么办?

你第一反应是去解决问题?

不,应该是判断这东西的「风险等级」。

杀人放火?拐卖妇女?这事儿清楚,有法条,有流程,办了是业绩。

可眼前这是个啥?

一个衣冠楚楚的爹,抱着一个正常的小孩,旁边跟着一个像狗一样爬的大儿子。

你说他虐待?

他两手一摊,眼睛一翻,给你甩过来六个字:「教育方式不同」。

你发现,你想管,但你没有「武器」。

这就是这颗山芋最烫手的地方:定义模糊,责任无限


管这事,到底要花多大成本?

你别以为我在开玩笑,我们来算一笔账,算算一个基层单位要接下这个烫手山芋,得付出多大的成本

第一个,叫「定性成本」。

你咋给这事儿定性?

虐待罪

我国法律对虐待罪的认定,苛刻得吓人。

你得拿出「持续性、一贯性」的证据,证明对方「情节恶劣」。

可人家开着房车全国跑,你怎么持续取证?

他说孩子不穿衣服是亲近自然,他说孩子爬行是锻炼身体。

你觉得他在放屁,但法律讲的是证据。

你拿不出铁证,贸然立案,最后打不赢官司,对方反手一个举报,你就是「滥用职权」。

为了一个模糊的正义,搭上自己的职业生涯,你干不干?


第二个,叫「处置成本」。

好,就算你牛逼,你把这事儿给定性了。

然后呢?

孩子怎么办?

你说剥夺抚养权

兄弟哦,在中国,想从亲生父母手里把孩子永久性地夺走,那个难度,不亚于让他们承认自己错了。

那送福利院?临时托管?

谁出钱?

这孩子已经被养成这样了,后续的心理干预行为矫正社会融入……这是一个巨大的、看不见底的财政黑洞

这笔钱,是你这个派出所出,还是你们镇政府出?

你们一年的预算才多少?

为了这一个孩子,掏空家底,其他工作还干不干了?


第三个成本,叫「管辖权成本」。

这家人是云南的,事发在四川。

对于四川J方来说,这简直是谢天谢地。

我们没有管辖权」,一句就够了。

把他们客客气气地劝返原籍,皮球啪的一声,就踢回了云南。

这个动作,在系统内部叫「流程合规,责任外包」。

我尽到我的告知义务了,剩下的,就是你们云南老家的事儿了。

你看,这三笔账算下来,你还觉得他们眼瞎吗?

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这根本不是一道送分题,这是送命题啊

读懂官方通报

现在,回头看看那个让你火大的官方通报,我给你翻译翻译。

经核实不存在拐卖情况。

翻译:最简单、最明确的刑事犯罪排除了,我的活儿干完了。

家人称教育方式不一样。

翻译:家人称,这是他自己说的,我只是复述,我可没认同。责任主体是他,不是我。出了事,你找他。

已纳入管控范围。

翻译:人我找到了,信息也登记了,程序我走完了。至于他回家后是把孩子当人养还是当狗养,那已经超出了我的「管控范围」。

面对这种高风险、高成本、低回报的恶心事,最聪明的做法,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把它从自己手里扔出去。

定义模糊,责任无限

谁爱接谁接,谁有能力谁接。

所以,你如果是基层牛马,走到这一步怎么办。

当然是看着舆论发酵,然后惊动神仙了。

总之,就是别让炸弹在自己手里炸了。

而那个像野草一样活着的野人小孩,就是这个炸弹本身。

能咋办?

我们愤怒,我们呐喊,我们用键盘敲出漫天的火星。

但火星落在冰冷的现实上,连一点白烟都冒不出来。

就是可怜了孩子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鹤竹子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