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历史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发展的。
中国政府不是铁板一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党内叫不同意见。
比如改革开放。
1976年教员他老人家走了,继续走全公有制道路能不能坚持的下去?
那个时代基本上就是新中国解放后和外国差距最大的时代。
我们补了工业化30年,突然发现人家已经开始玩计算机芯片了。
玩不过了。
怎么办?
坚持老一套,闹不好东欧剧变。搞新一套呢?先富带动后富。
现在后果我们看到了,大家一起做牛马,先富一门心思想搞自由主义,还嫌不够富。
但你能说当年选错了吗?
不能啊!因为当年的选择避免了最坏的结局,避免国家分裂和成为俄罗斯一样的寡头经济体。
改革开放的决定不是一拍脑门想的,是集体共识。
这个决策过程就是坚持苏联模式那些人不停被现实教育。
中美谈判也是一个道理。
中国政府内部是有主和派的。
别说政府了,民间想投降的都多的是。
所以一定会有同志这么建议,算了吧,给他点好处,我们保住大部分利益。
毕竟20年来,每次中美摩擦都是中国让步,然后吃得更饱。
哄一哄嘛,毕竟甲方不是。
跟他打起来,好处暂时看不到,订单没了。
2018年的时候中国就是以这个思路处理的。
结果怎么样?
杨老那句“我把你们想得太好了”,是温和派的一声叹息。
没见过嘛!这世界上哪有谈判比赛掀桌子的。
那就掀了吧。
温和派不行,那就战斗派上场。
结果中国一打,发现美国其实挺好打的。
因为他就没做一点准备。
稀土
大豆再一卡,又卡死了。
那你美国不就傻X了吗?
连战连胜,再保守的人也扛不住这种赌徒收益啊。
拒绝谈判算什么,收复澳大利亚才是伟大的前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