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题目本身就是错的,中国人既擅长2-10,也擅长0-1,反倒外国人,其实两者都不擅长。
为什么中国这么牛?
很简单,因为劳动实践才是发明创造的动力源泉,文字才是发明创造的记录传播载体。
中国人民既勤劳务实,又崇拜智慧,记录历史。中国发明低潮期,正好是满清统治时期,这个时候即使有发明创造,也无法被记录下来,更不可能传播。





到了清朝,由于满清统治者系统性文盲化政策,科技类著作几乎全军覆没。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在唐宋明科技成果上的再突破,并不是西方人无中生有的。
怛罗斯之战,造纸术和指南针传入西方世界(含阿拉伯世界),并开启了阿拔斯王朝的百年翻译运动,这些成果陆陆续续传递到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陷落后,开启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三大思想解放运动。




此后在明末,利玛窦和汤若望等人,先后将大明科技成果和郑和下西洋的成果传入西方世界。
所谓利玛窦带来的《坤舆万国全图》,就是明朝人绘制的,这一点可以详细去看李兆良教授的著作《郑和环球测绘与科学治史》。
汤若望参与《崇祯历书》,成果来自1582年的格里高利历,而数据正是来自元朝总结自南北朝以来的天文成果。
如果西方人擅长0-1,为什么新中国建立后,西方0-1的成果越来越少?是人种退化了?还是制度禁锢?
反倒我们,结束清朝高文盲率以后,发明越来越多,新中国后不停的有新的突破。









西方近现代发明都是工业化后陆陆续续开始的,西方去工业化后,发明创造就戛然而止。
中国的近现代的发明都集中在2010年后,这是从中国开始完成工业化后陆陆续续出现的。
这也印证了我前面的观点:劳动实践才是发明创造的动力源泉。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