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张雪峰让很多央国企的潜规则用人循环受到了冲击,现在市场上的央国企用人方式是这样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有一个2000-5000的大型央企或者国有独资企业,其行业属于传统行业或竞争压力不大的行业,如土木基建、文化传媒等等。
企业的实际用人缺口假设为150人,现在通过校招新入职150名应届生。好了,这些应届生的组成成分及未来工作表现基本如下:
1、通过中间人搭线到企业内部一些领导入职的50人(工作能力一般、因为个人水平有限就是图个安稳,工作3年后会逐渐变成职场老油条,欺负新人)
2、和中高层领导沾亲戚的20人(大多数直接安排到工作轻松地岗位上比如工会干事,少部分作为“自己接班人“培养)
3、普通职工沾亲戚的20人(两极分化,部分努力工作,还有一部分会和第一种一样变成摆烂王欺负新人)
4、没什么关系的差不多60人(牛马主力,工作能力普遍很强,但3年内离职率极高,具体见后文)
假设一个人正常付出工作量是1,那么入职后第一种人的平均实际值为0.6,第二种0.3,第三种0.8。而差出来的工作量就自然而然的由没关系的牛马们来负责了,并且由于过去几年的牛马很多会选择离职,因此新来的牛马还要承接过去每一个循环留存下来的工作量。
而张雪峰的操作会直接导致牛马的断层,上面能不急么。那么多闲人谁来养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