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个回答

如何看待仰望 U9 极速突破到 496.22km/h 创造世界最快记录?

末尘
1836个点赞 👍

给大家提供一个喷点:

比亚迪一定是把这套3000马力、一分钟以上持续输出能力的三电系统卖给军方了,然后换军方让他用绵阳或者燕郊那些大型风洞吹新车。

一定是这样!

否则就只能解释为中国人在月球拿烟头烫外星人了。

上次仰望U9成电车世界第一,我就说过这东西恐怕不光是刷新了汽车领域的认知边疆,还要刷新军用车辆和坦克装甲车的认知边疆:

100式坦克横空出世,让沉寂好多年的主战坦克发展领域整个刷新了一遍,目前还没什么人意识到,其实今后几十年坦克发展的潮流已经在这一天奠定了。类似于“虎”式、T34、谢尔曼这些二战后期坦克奠定战后主战坦克这个门类的基础一样,100式坦克也奠定了21世纪战场突击武器的基调。这里面技术含量科技含量的压倒性优势,新技术革命的专利爆炸,是构成趋势的基石。

这个基石就是“电气化革命”。

电气化革命远没有完成,还差得远,天花板到底在哪儿现在都没人说得清楚。因为电池储能、电机、电控原件甚至是高温超导、室温超导的发展都还远远看不到尽头,说电气化革命结束,是一种非常幼稚的说法。而内燃机技术基本上已经走到了尽头,再往前突破已经不可能,“边际效应递减”成为定局,投入再多也就能取得一点微不足道的“进步”。

不管你怎么看,资本又不是傻缺,资本会自动聚集到更有前途的领域去。

投100亿美元取得油车0.001%的进步,跟投10亿美元换来电车1%的进步,哪个划算,傻子都知道。布加迪再砸100亿进去他的车也很难破500,比亚迪再砸100亿进去该琢磨的事情就是破音障了。所以这个事情不是你一厢情愿就能改变的,革命就是这样,革命中有受益的有吃亏的,吃亏的肯定会破口大骂,但不改变革命的方向。建议是不要费那个没用的劲,人不能跟潮流反着干,不然容易把自己给弄得愚蠢又极端。

不少油车坚定拥趸津津乐道的就是油车所谓的“高科技含量”,动不动说电车没啥技术含量。

这个现象其实非常简单:电车的科技他看不懂了

油车再复杂它也仅仅是复杂在机械上,非常直观、一目了然,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更容易理解一些。很多修车的和混汽车产量底层的,本身就中专文化没读过多少书,看到直观的、机械上的“复杂”很容易被折服。

可是电车的复杂,复杂在“场”,电场、磁场、程序代码,这都虚无缥缈的东西看不见摸不到,这帮人就看不懂了,不像机械那么直观,电场的耦合哪有齿轮的啮合好理解?

于是大把大把的人以为电车没有技术含量,“傻快”,“不就是个电动机”。

你指望一个没啥文化的人理解麦克斯韦方程的确不现实。

所以数据碾压对这些人没啥用的,他反正脑子里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你跑500,跑纽北,数据砸他脸上也就那么回事吧,他还觉得自己挺有道理的。直观地看油机就是要比电机复杂,你1200V平台、3000马力,电缆里面跑的是2000A的电流,对他来说没办法形成概念。

我有个亲戚,以前就在乡里修电动机的,不得不说手艺确实漂亮,对于以前那种农用抽水机的电机修得的确好,拆了铜线和硅钢片叮咣一顿敲,排线漂亮紧凑,拿回去用跟新的一样。

但这人就是个极其坚定的油车爱好者。

你跟他说电车好,他脖子一拧:我修一辈子电动机我还不晓得那东西

这人到现在也不相信驱动电机在刹车的时候能够变身发电机,他认为这不可能,在他脑海里电动机是电动机,发电机是发电机,这是不可逆的。他修的那种电动机跟现在的电机的区别,比特么电机跟油机的区别还要大,你跟他说这些没用。

总有人会在革命中被淘汰掉,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随着U9静谧无声的超过声嘶力竭的布加迪,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还远远不是电车和电气化革命的终点,电驱动、电制动、电底盘和电驾驶,这就是确凿无疑的未来。0.4马赫的速度飚向未来,超越油车只是第一步而已,更高温度的超导、更新原理的电池和更高级的自动驾驶出现以后区区500km/h说出来都搞笑,电车的上限远不止于此。

电动汽车是国家战略;

比亚迪是电动车里最快的;

电气化革命的中心在中国。

一个小规模“青春版”的戴森球正在中国建设,在新疆、青海以及其它适合开展光伏产业的地方已经在广泛铺设光伏——储能一体项目,这是正经的“天然核聚变”项目;人工可控核聚变已经在推进工程堆和商用堆,前几天刚刚有报道。电气化革命的浪潮蔡刚刚进入高潮,干挺个旧时代的布加迪算不上啥,想象力空间不要那么狭窄。

一百年之后的人们会说:油车只是汽车发展过程中走过的一小段弯路

仅此而已。

龙牙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