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不够住」的难题不仅仅是在双一流高校出现,一线城市双非院校也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宿舍不够住本质原因有两点:高校扩招(研究生扩招为主)和学校基础设施太过陈旧。
高校扩招是宿舍不够住最本质的原因。高校扩招集中在研究生扩招上,这对学校宿舍数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生和本科生不同的点是:本科生毕业率往往都比较高,很少出现延毕或者留级的情况,研究生就很容易出现延毕,有延毕自然就要解决他们住宿问题。
我们可以做个假设:一个校区的宿舍能够容纳1000名研究生,如果研究生每年扩招5%(即50名),以研究生培养年限均为3年来计算,并且当年度1000名研究生都招满。按照5%的扩招速度,3年后该校研究生招生人数大约在1160名,远超过宿舍容纳人数。这还是最理想的情况,如果最早一批研究生3年后还出现了延毕,宿舍就更加不够分了。
5%的扩招增幅还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数据,部分院校扩招速度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并且扩招也不是一年两年内的短期政策,它更像是一种长期政策。自从2020年疫情以来,研究生扩招速度反而呈现加速上涨趋势。

学校基础设施太过陈旧是次要因素。一线城市高校都会把研究生安排在市中心的校区,就像上海地区,很多高校有2-3个校区,本科生基本都住在郊区大学城里,郊区的校区都比较新,有些甚至是近几年新造的,承载能力尚且还是能够承载本研学生扩招速度的。
相比之下,市中心老校区承载能力就弱很多。这些老校区基本都是上世纪60-80年代所建,还有些是建国前的校区沿用至今,当时的年代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大学生,更不要说研究生了,这些校区面积普遍都不大,宿舍也就不多。当学校面临扩招,这些老校区宿舍想要承载那么多学生,难度实在太大了。
新建宿舍楼是不是一个好选择?我认为新建宿舍楼只是解决了表面问题,更何况实际执行也会面临一系列问题。
新建宿舍楼的对象一定是位于市中心老校区,它们是承载扩招研究生的主力军校区。但是,市中心老校区周边不是居民区就是商业区,校园内部各项设施已经非常拥挤了,想要在很拥挤的校园规划上再建几幢宿舍楼显然是不合理的。
简单来说就是没地方建。老校区别说多建几幢宿舍楼,就连找个停车位的地方都捉襟见肘,更不可能说为了多建几幢宿舍楼把周边居民区都拆掉或者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所以,很多老校区能做的就是把存量宿舍楼进行改造,把内部基础设施搞好,翻新一下,多装几个水池,让学生洗漱时候不再排队,这种操作还是可以有的。

1. 扩招研究生转移校区
转移研究生就读校区可能是一种解决方法。大部分双一流高校都不止一个校区,既然老校区承载量有限,可以考虑让部分二级学院或者部分专业研究生转移到新校区去,这一做法我的本科学校当时在2018年的时候就开始做了。
读本科时候,我宿舍对面一幢楼就是专门作为研究生宿舍的,并且是男女混住的宿舍楼,6层宿舍楼,4层以下住男生,4层以上住女生,用一幢宿舍楼把男女分开,这部分研究生本来是应该在市中心老校区的,但是老校区实在住不下了,本科校区又是新造的,学校直接把这批研究生安排到新校区来,所有教学任务都在新校区完成。
新造的校区当时只是一期工程,后续还要扩建,完全有能力承载更多本科生和研究生,即使未来学校开设新硕士点,招收更多研究生,宿舍就不再是一个问题了。
2. 做好研究生分流留校,按轻重缓急安排住宿
分流留校其实会引起学生不满,这条措施只能谨慎使用。研究生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对于高校来说,先安排外省市研究生的住宿,再安排本地学生住宿,这也是一种解决方式,并鼓励有条件的本地学生采取走读形式。
外省市研究生肯定要先安排好他们的住宿,先把他们的住宿先保证好,再反过来去安排本地学生住宿。这种方式的矛盾点是容易引起本地学生不满,学校操作的时候一定要给本地学生留出一定的宿舍,安排住得比较远的本地学生(单程要1.5小时以上的)在校内也有宿舍可以落脚,有时候课程安排在晚上的,他们也就不用大晚上还要坐车、坐地铁回家了,可以说这是最低要求了。
老校区基本都是在市中心,出行交通还都是方便的,本地学生住得近确实可以采取走读方式,这样也能给学校减少些住宿压力。

3. 停止研究生扩招,逐步缩招研究生规模
研究生缩招可能只是一种理想的想法,需要上级部门的指示。研究生缩招最大的好处有两点:第一,基本所有学生住宿都能有保证。第二,研究生质量和含金量会逐步提升。
大家可能也发现了:由于研究生连年扩招,导致很多学校出现了本研倒挂的现象,即研究生人数比本科生还多,研究生水准自然也就下降很多,毕业之后和本科生差别不大。研究生人数增加,导致学校教学质量也会有波动,在导师人数不变情况下,他们要带更多学生。
研究生缩招后,学生住宿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现在主要问题是学生变多,宿舍不够分,学生数量减少后,大家就都有宿舍住了。考虑到近两年考研人数逐步减少,招生人数应该按比例可以缩招一些,这样宿舍问题逐步就会改善。
说到底,宿舍不够住的本质问题也不在高校扩招上,而是落在就业市场上,这是一连串的效应。就业市场饱和,毕业生没有工作,他们只能想办法考研、考公,政府为了不让就业各项数据太难看,失业人口太多,只能放开口子扩招研究生,扩招后压力直接就传导到各个高校,宿舍不够住只是压力的一种表现,研究生扩招后最后压力又会落到就业市场上,直接成了一个死循环。所以,想办法解决就业问题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
我是@一袋米我要扛两楼,专注于教育领域创作,考研领域优秀答主,已毕业研究生一枚。如果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的话,动动你的小手点赞喔,你们的点赞就是我创作干货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