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个回答

网友称「日料也是预制的重灾区」,是这样吗?吃日料时怎样判断食材是预制的?

liisu
229个点赞 👍

我是 我住在日本。日本人的吃饭方式和我们不太一样,概念就不一样,他们不需要厨房,一个微波炉搞定。

给你们普及个日本餐饮术语,業務用(ぎょうむよう),这里面有大量的预制菜。

他们有很多现成的东西,做好的,冷冻的,微波炉一热完事的那种,其实就是我们说的预制菜,但是我感觉日本没有「预制菜不好」的概念,日本人已经完全接受这种事物的存在。


日本饭馆有个特点就是特别小,家庭作坊式的,我朋友曾经在后厨打工,把我也带进去看过,从餐品到饮料酒水,他们都用那种「业务用」。

业务用的特点就是量大,比如意面给你整个十人份,汉堡肉20个一袋,书包一样大的土豆沙拉,还有什锦炒面,给您弄的N年保质期装。

你猜这能是给个人吃的?都是饭馆进货用的。咔咔一份盘,上桌齐活。



而且不仅是这种量大的,「业务用」还有自己的超市,就是业务超市。我留学的时候特别穷,算是救我狗命的存在。里面充满了各种预制菜。现成的炖肉,现成的饺子,现成的无限,反正你就想吧。


给我的感觉就是,日本人不需要厨房,一个微波炉搞定。美其名曰,微波食物。感觉中日对预制菜的态度差异,根源在于饮食文化的“时间差”与“信任差”。

日本预制菜的普及很早,是伴随战后经济高速发展后劳动力短缺、精细化分工和便利店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他们也接受了预制菜性价比这件事。

而且日本人比较顺从,不敢挑战,经历了数十年的市场教育,消费者对安全和标准化早已习以为常。


而中国的饮食文化更强调“锅气”和现炒。

预制菜则是近年资本裹挟下突然爆发的“入侵者”,缺乏标准、监管滞后,且常以“科技与狠活”的模糊姿态出现在外卖和堂食中,带有欺骗性。

在这点上,中国消费者不是抗拒效率,而是抗拒在「不知情」时为高价预制菜买单

说白了,这种信任感自然天差地别。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当吃饭从“享受”变成“任务”,微波炉的嗡嗡声,听起来自然就格外刺耳了。



我是 每天分享国内外各种新奇有趣的人和事,带你一起玩前卫、长见识,看见更酷的世界。

张艾菲
6 次咨询
5.0
日本旅游、日本文化优秀回答者
1196936 次赞同
去咨询

张艾菲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