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监管总局是突然“搞事”,其实不然。
这事儿要追溯到2020年英伟达收购以色列公司迈络思(Mellanox)那会儿。
当时,中国监管机构批准了这笔69亿美元的交易,但给英伟达戴上了“紧箍咒”,
附加一个条件:不能搞强制捆绑销售,也就是英伟达的GPU和网卡不能捆绑销售。
这次的调查,其实就是一场“附条件批准后的合规性审查”。
说白了就是,监管总局回头查账了。
现在官方通报里明确说了,经过初步调查,英伟达违反了当初的承诺 。
这意味着监管机构已经掌握了初步证据,所以才敢从“初步调查”正式转入“进一步调查” 。
这就像你买房子,开发商答应送你车位,结果交房时发现车位要你强制购买一个储物间。
现在,监管部门就是来查这个储物间是不是真的“搭售”了。
而“进一步调查”就意味着,这事儿不是闹着玩的,
他们要开始动真格的了,准备走更正式的执法程序,比如发出调查通知、质询、收集更多证据,甚至举行听证会 。
再说一下,为什么GPU会和网卡一起搭配销售。
搞AI大模型训练,不是一两张显卡的事,而是动辄成百上千张GPU组成一个“算力航母舰队” 。
现在已经进化到万卡,十万卡。

GPU与迈络思InfiniBand网卡之间的深度技术集成并非简单的捆绑,而是为了实现AI和高性能计算(HPC)应用中的最高性能 。
如果舰队里的每艘船(GPU)之间沟通不畅,那整个舰队的效率都会大打折扣。
英伟达的GPUDirect RDMA技术 ,就是为了让GPU和网卡直接对话,绕过CPU这个“中间商”,大幅降低延迟,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
所以每个GPU一般都会配一张高性能的Mellanox的高速网卡。

AI训练集群中就是一堆的GPU和网卡的互联。

而英伟达在销售中有没有GPU和网卡捆绑销售,这个实际上是反垄断调查的点。

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旨在遏制中国在AI领域的发展 。
但中国不能直接去管美国政府,那怎么办?
通过国内法律体系,对在华运营的美国公司进行监管。
这次调查英伟达,可以看作是一种“四两拨千斤”的反制。
通过反垄断手段,削弱英伟达这个市场主导者的地位,为中国本土AI芯片的发展创造机会,鼓励国内客户转向国产替代方案。
至于最终结果,大概率会像高通案一样,英伟达接受处罚,然后调整在华业务模式。
中国反垄断监管的手段,逐渐成熟了。
而且越来越懂技术、越来越懂产业了。
而对中国本土芯片产业来说,这把反垄断之刀,正在为它们的发展,劈开一条更通畅的路。
就看能不能抓住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