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个回答

如何看待户晨风力挺西贝,“中餐未来就是预制菜,就是西贝模式,否则中餐没有未来”,现炒真的干不过预制?

里亚和
148个点赞 👍

咋说呢,户子暴论多,但这次可能还勉强能算靠谱的。

不是预制菜是中餐未来,是预制菜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未来。如果叠加中国和日本一样进入到了漫长的通缩周期,那么(广义的)预制菜+强供应链管理+强运营管控的连锁品牌餐饮,的确会成为未来。

西贝的问题是口味一般+卖的太贵+供应链管理(冻品太久),但抛开这些不谈,你很难说央厨+供应链管理+标准化连锁这套东西是错的。

价格便宜、供应链管理加强(不要搞出冻一年以上)、口味过得去,这不就是泉膳集团么?这可以说是日本通缩以后最成功的餐饮企业了。。。

当然,你非要说相比日本料理,中餐对新鲜食材现炒现制有更高、更普遍的要求,也没错。但问题是,经济账算得过来吗?就现在居民部门的消费能力和未来收入增长预期,通胀起不来的长期预期,还有一二线城市仍然高企的地租等要素价格,以及逐渐增长的人力成本,哪怕抛开所谓的商场不能用明火这种细节问题(可以用电灶代替),维持现炒现制的难度也是非常之高的;如果我们再考虑到生鲜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损耗,餐饮业是否能够在现炒之下维持一个较高的毛利水平来维持长期经营,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当然,这也不是说西贝这套就可以洗白了。哪怕不看泉膳,看麦当劳、肯德基、海底捞、老乡鸡,我们也可以看到——预制菜/央厨/强供应链管控这套东西,门槛并不低;需要连锁品牌从更上游开始,用更加工业化和科技的手段做好原料采、生产SOP、产品溯源、供应链管理、门店SOP,才有可能收获好的结果。

我从来不认为在客观经济规律面前,餐饮文化能够起到多么决定性的作用。少量价格较高的Fine Dining+大量成熟食品工业供应链的连锁餐饮,起码在一二线城市可以说是必然趋势。毕竟当种植、养殖都已经开始工业化的时候,追求终端餐饮环节的手工制作,在国内的人力趋势下,你可能需要付出比现在高得多的对价才行。(不过话又说来了,国内人力成本低、劳动保护弱,似乎也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搞不好是唯一的变数)

当然,中国的饮食文化决定了,普通人仍然可以选择自己选购食材、自己下厨来吃到现炒现制的产品,在三四线要素价格更低的地方,仍然可以存活大量现炒现制的本地小馆。餐饮毕竟不像奶茶,可能最终没法达到奶茶那么夸张的品牌化率。

但至少对一二线城市的牛马们来说,无论是考虑时间、价格还是个人精力,恐怕连锁才是相对最优、最理性的选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从不毒舌可达鸭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