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个回答

如何看待户晨风力挺西贝,“中餐未来就是预制菜,就是西贝模式,否则中餐没有未来”,现炒真的干不过预制?

里亚和
75个点赞 👍

他年夜饭都吃麦当劳了,就顺从他吧。

餐饮业用预制菜没问题,k记、m记、萨莉亚都是明牌预制菜,依然门庭若市。但西贝用安卓食材,卖苹果价格,就有点不合理了。

户说“中餐未来就是预制菜”就很有趣。确实存在这个趋势,预制菜的推广是市场逻辑侵蚀地方文化的绝佳案例:在城市里,千篇一律的大型连锁餐饮集团和CBD,正在取代那些充满人情味的夫妻小店;在厨房里,由中央厨房主导的、对菜品进行预加工、冷冻或真空包装的工业化流程,正在取代那充满生命力的‘锅气’与相传的技艺;在选择上,由虚假好评和大数据算法推送到首页的‘网红餐厅’,正在取代那些老板能亲切叫出你名字的街角小馆。

我们看似拥有更多自由选择:玲琅满目的门店、数不清的折扣券、24小时待命的外卖员。但这种自由也是掺了假的

你满怀期待地点开一家网红酸菜鱼,入口时却尝到了和上周另一家店如出一辙的工业酸料味,这才惊觉自己只是为同一个品牌的料理包付了两次钱。你走进一家装修精致的连锁餐厅,他们甚至无法满足你“能把虾仁换成鸡肉吗”的简单诉求,因为坐镇后厨的只是加热料理包的操作员。你支付的昂贵餐费,其中近半数通过高昂的租金流向大型购物中心。看似自由的口味偏好,早已被大数据算法所洞悉。

户晨风说的“未来”描绘的就是这样,一个由料理包、商业地产外卖平台所定义的,厨师沦为操作员、食客沦为数据的未来,彻底摧毁中餐饮食文化的可怕未来。

曾有一位户晨风的支持者,他看了户对年夜饭的评价后很开心,认为户子让那些“认为番茄鸡蛋面比牛排汉堡好吃的中餐爱好者破了防”,并长篇大论地论证年夜饭口味如何差劲。我便明白了,他们眼中,食物——无论是中餐还是年夜饭——已被剥离了其全部的文化意义。它们不再是技艺的传承、情感载体、家庭纽带,而仅仅是从厨师、外卖员、生物爹妈那里自动刷新出来的、用于填饱肚子的物质。他们反中餐,因为他们眼里的中餐和麦当劳快餐一样,既无过去的传统,也无未来的传承,朝生暮死,无根无萍。

看到一段对他们很合适的描述:

这种反文化具有两种基本形式:它将非正式习俗视为应该被抛弃的重负,并代之以标准化法规;它又通过一个普遍的、同质化的全球市场的产物垄断了文化,就像农作物的单一化种植一样,摧毁了那些根植于本土经验、历史与空间的真实文化。由此,自由主义反文化使我们脱离具体的人和嵌入其中的社会关系,用抽象的、非个人化的法律取代了传统习俗。——帕特里克·德尼恩

户晨风或许没错,很多家常年夜饭确实没有麦当劳、预制菜好吃。就像在我们湖北老家,团年饭是中午吃,那顿饭一般我来负责。我当然清楚自己的拙劣厨艺比不过麦当劳产品经理精心制作的油炸食品。但那是全年少有的时刻,全家能聚在一起叙旧迎新,分享厨艺,给去世的外婆留个碗,给亲戚赠送曾由外婆自制的、现在由我和母亲一起做的鱼糕。中餐、年夜饭不仅是食物,它们和麦当劳没有比较的意义

落素秋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