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这一类的问题都可以用这个十八岁女孩原文中的一句话完美概括:
在你们眼中他的命不值钱,但是在我眼中他很重要。
这其实在现如今存在工时和强度完全失控现象的劳动环境中最真实的写照。
我突然想起很多专家学者谈到劳动失控话题的时候,提及每周工作70-80小时的国内劳工…..
很多人主要是在校学生无法想象每周工作70-80小时是什么概念,总觉得是这些媒体和专家学者在编故事,难道有人除了工作就只剩睡觉了吗?是的,很多劳工如此…….
直到这群学生自己进入到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才叫苦不迭,就如同文中女主的父亲,一天工作14个小时…..
国内很多企业和工厂采用一种特殊又很常见的用工模式,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基础月薪大概2000元出头即每天工作8小时月所得,逼迫你去加班,加班按照2000元出头的月薪计算加班时薪,最终每周工作70-80小时这种学生、小孩难以想象的工作强度下得到最终5000-7000元的月薪。
如果有需要,很多媒体、自媒体会用这5000-7000元的月薪当作一个体面的数据进行报道,但是绝不会提背后的工作强度。
可是你以为这就是这个话题的全部了吗?
如果我告诉你这薪资模式存在的企业和工厂,还有大量薪资更低的外协用工你是不是会更加“惊呆”?
你想也能想象这些外协的待遇会更差。
以上的这种模式说到底还是劳动法不严格执行加上社会最低工资被充分利用,可是一些企业把这种压榨模式包装成了“高科技”,这就是逆天的本领……..
我不会怪美的,为什么?
因为劳动法不严格执行,所有的企业无论愿不愿意都得这么玩,不这么干就会被劣币驱逐良币,必须要成为劣币才能与之抗衡,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所以有些专家学者或偶尔提及发达国家社会体系中最低工资的重要性和发达的标准……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