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回答

西贝儿童餐被曝使用保质期两年的冻品西兰花,这会对儿童食品安全产生哪些影响?

碳花儿
562个点赞 👍

假如包装上面的信息是真的,有机种植的西兰花,意味着西兰花在种植和生产过程中都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至少不用担心农药残留的问题、不用担心病菌污染的问题。

同时,如果采摘下来的西兰花是按照-30度工业化速冻标准制作,全程在符合规定的冷链条件下运输,到了门店后厨才拆开包装取出来加工,加工人员都有健康证、后厨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坦白说,西贝并没有什么食品安全问题。

甚至,营养损失也完全可接受。

西兰花作为一种蔬菜,我们对它的营养预期主要是:维生素、膳食纤维、抗氧化/抗炎物质等。代表性成分包括维生素里面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以及抗氧化物质中的硫代葡萄糖苷(这是十字花科蔬菜特有的天然含硫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等健康益处)。

那这几种营养物质在冷冻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食品工程专业的人研究过N遍了。

比如这篇论文,是研究8种水果和蔬菜在冷藏(0~10天)和冷冻(0~90天)维生素含量的变化,这8中蔬菜中包括了西兰花。

结论是什么呢?

我们理解上的新鲜(即冷藏0~3天)的蔬菜,和冷冻后的(最长90天)的,都没啥特别显著的差异。甚至由于冷藏条件下蔬菜本身还在发生呼吸作用,部分维生素的含量冷冻条件下保存更好。

这是新鲜西兰花和冷冻西兰花的核黄素[1]含量变化

这是新鲜西兰花(0天、3天、10天)和冷冻西兰花(0天、10天、90天)的维生素A含量差异

这是新鲜西兰花和冷冻西兰花维生素E的含量差异

维生素c的变化,在营养师顾中一的另一篇回答中也写了,维生素C的损失相对比较明显,大约会损失30%~50%的样子:

我还查到另一篇文章,提到了冷冻保存对西兰花中另一种主要的植物化学成分——硫代葡萄糖苷的影响。

结论是——西兰花焯水冷冻后,黑芥子酶活性降低了 93%,但硫代葡萄糖苷浓度保持不变。焯水冷冻的西兰花 −20 °C下储存 长达 90 天后,其硫代葡萄糖苷含量仍与新鲜西兰花相同[2]

家长们很担心的亚硝酸盐,严格来说,如果保存得当,冷冻的西兰花并不会比新鲜的多[3]。因为亚硝酸盐的产生是由于细菌代谢蔬菜中的硝酸盐生成,细菌得能繁殖才能代谢硝酸盐。零下20度冷冻的蔬菜细菌已经没法干活了,自然也不会额外产生更多的亚硝酸盐。

说到这里,我不是给西贝洗地——虽然两三年前带孩子吃过一两次西贝,但我最近2年几乎都没吃过西贝了。

没啥别的原因,就是觉得贵——主要是价格和消费者对食物本身的期望不匹配

实际上,大家真正喷的,也是这个点。

作为消费者真正介意的,其实是知情权——

比如M记、K记,我难道不知道他预制吗?但我还是开开心心去吃了,因为他的定价摆在哪儿,我知道至少能保证食物是安全的、符合我口味预期的。尤其出门旅游什么的,人均三四十,能吃饱,味道也稳定,至少不会踩雷。

我也没指望吃汉堡多有营养,大不了我自己选的时候注意尽量选烤而不是炸的,小食不选薯条选个玉米杯,下一顿我再多安排点蔬菜就行了。

小鱼1岁左右、还吃辅食的阶段,我也给孩子买过纯·预制的、整袋包装只需要泡个热水加热就能吃的速食粥。

因为我知道大部分餐厅买不到适合这么小的小宝宝的食物,相比于不知道餐厅用了什么食材、加了什么调味品、后厨条件各种不可信,特意叮嘱单独做也不太现实,我宁愿选择可靠的成品辅食粥,至少配料表清晰可见。

反正也不是天天这么吃,出门在外,偶尔为之的事情。

西贝最大的问题,是一边主打明厨亮灶、新鲜现做,甚至专门喊出了「家有宝贝、就吃西贝」的口号,在宣传上让消费者误以为所有食物都是新鲜现做,实际上却大量使用长保质期的冻品、半成品。尤其是蔬菜类的,消费者最不会有预期是预制的蔬菜,却是冻品,所以才破防了。

你要是大大方方的告诉消费者,我的菜品、原料分别是什么程度和状态,在知情的情况下,我就可以选择接不接受。接受我就吃,不接受我就不吃嘛~


刚才刷到了西贝新鲜热乎的道歉信:


如果藉由这次风暴,让更多推出儿童餐的餐厅,能够明确的标注是否采用了预制品、是否可单独调味、原材料的来源,是否适合2岁以内婴幼儿等等,也不失为一次进步。

参考

  1. ^Bouzari, Ali et al. “Vitamin retention in eight fruits and vegetables: a comparison of refrigerated and frozen storag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63 3 (2015): 957-62 .
  2. ^Rungapamestry, V., Duncan, A.J., Fuller, Z. et al. Influence of blanching and freezing broccoli (Brassica oleracea var. italica) prior to storage and cooking on glucosinolate concentrations and myrosinase activity. Eur Food Res Technol 227, 37–44 (2008). https://doi.org/10.1007/s00217-007-0690-0
  3. ^https://finance.sina.cn/2022-04-17/detail-imcwiwst2393552.d.html
笑霜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