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回答

为什么迄今为止刺杀重要人物都是用炸弹、狙击枪等,从来没有人用迫击炮?

小蛋糕绒布球
6个点赞 👍

因为迫击炮的射弹散布很大。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个基本知识——“射弹散布”。所谓射弹散布,就是同一武器系统在相同的条件下连续发射时,射弹的弹着点或炸点在一定面积(或空间)内的分布不集中现象。这是由大量无法完全消除的微小随机误差共同作用造成的必然现象。

也就是说,同一个射手在晴朗无风的标准情况下,用同一武器发射同一批弹药对同一目标进行射击。理论上,所有的弹着点都会打到目标的同一个点上,但这是不可能的,哪怕把所有的影响因素都控制到最小,也会有一些弹头落在不同的位置上。无论枪、炮都是如此,而射弹散布只能缩小而不能消除。

在很多军事和战争电影、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步兵在战斗中,往往会跳到炮弹坑内防炮,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研究射弹散布的规律,可以发现:在大量射弹形成的散布并不是均匀的,散布的中间密集,外部稀疏,在一个方向上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而且它的形状类似一个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这个焦点就是平均弹着点

基于正态分布,具体什么公算偏差、标准差、散布密集界等等和推导过程不表,有知友解答过,有兴趣可以自己看,链接放这里zhuanlan.zhihu.com/p/61

我以常见的PP87式82mm迫击炮对1000米距离上的目标射击为例:

此条件下,迫击炮弹射弹散布的距离公算偏差(Bₐ)约8米到15米,意味着在1000米距离上,大约50%的炮弹会落在目标前后各8-15米的范围内。方向公算偏差(Bₓ)约2米到4米,意味着在1000米距离上,大约50%的炮弹会落在目标左右各2-4米的范围内。

圆概率误差(CEP)大约在6米到11米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在1000米处,大约50%的炮弹会落在一个半径为6-11米的圆圈内。

但是,这些是理想条件下的理论值,实际散布会大得多。

也就是说,你在1000米距离上使用迫击炮狙杀目标,即使你瞄得再准,你的炮弹都只会概略地落在一个椭圆形区域内,你都会因为射弹散布这种系统误差导致不能命中,或者因为距离较远只能击伤不能毙命。

而暗杀、狙杀要的是什么?是确定性,是一击致命,你怎么能寄托给一发不知落到具体什么位置的炮弹呢?要知道,杀手才去狙击,炮兵只会去覆盖。

况且,狙击要隐蔽企图、让人猝不及防,你迫击炮体积那么大、声音那么响,很难隐蔽,你一旦开炮就暴露了。而且,迫击炮炮弹还有几十秒的飞行时间,甚至你开完炮,目标都可能在炮弹到达之前移动位置,或者卧倒、寻找掩体,你不是白费功夫?

所以,还是老老实实使用手枪或者狙击步枪吧,稳妥些。哦,对了,有一个暗杀方面的冷知识,手枪要用转轮的,你记住。

语玄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