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如何评价乌克兰女子在美国轻轨车厢遭刺喉?

一棵
3267个点赞 👍

我:看到美国轻轨那个新闻了吗?一个乌克兰女孩在轻轨上被割喉。

朋友:看了,太震撼了。不是震撼于凶手有多残忍,而是震撼于其他人的反应。一个人被当众杀害,车厢里安静得像什么都没发生。

我:你觉得这是旁观者效应吗?

朋友:不像。旁观者效应是在开放空间,大家觉得"总有别人会管"。但轻轨车厢是封闭的,所有人都和凶手困在一起,没有"别人"可以指望。

我:对,而且你注意到没有,他们不是惊慌失措,而是很"专业"地处理这个情况。换座位、避开血迹,动作都很有条理。

朋友:这就更可怕了。说明他们脑子很清醒,知道发生了什么,但选择了...什么都不做。

我:那你觉得他们应该怎么做?

朋友:至少应该尖叫吧?或者报警?

我:我们来推演一下。假设你在现场,看到凶手刺了女孩,你尖叫了。凶手听到声音,转头看向你,手里还拿着刀。他会怎么想?

朋友:...他可能觉得我是威胁,想要阻止他。

我:然后他朝你走过来。车厢封闭,你跑不了。所以你的尖叫实际上是把自己变成下一个目标。从纯生存角度看,安静可能就是最理性的选择。

朋友:但这样的话,见死不救就成了"理性选择"?这不对吧。

我:你知道美国学校的安全教育吗?Run, Hide, Fight。遇到危险先跑,跑不了就躲,躲不了才反击,你必须学会首先自保。这套逻辑被制度化几十年了。

朋友:所以这些乘客的反应,是被这套系统训练出来的?

我:没错。他们不是冷血,而是太"专业"了。看到危险,第一反应是评估风险、降低存在感、寻找逃生路线。标准的"Hide"模式。

朋友:但这样的话,社会还有什么意义?大家都只管自己,那还叫社会吗?

我:当安全从"公共品"变成"私人物品",社会契约就死了。

朋友:等等,你是说这些乘客的冷漠,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系统的问题?

我:对。他们不是旁观者,而是潜在受害者。他们的"冷静"不是麻木,而是“理性”。

朋友:那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吧。

我:我们来算笔账。你知道美国的私人安保市场有多大吗?从富人社区的私人保安,到学校的安检设备,到个人防身用品,整个产业链都在从"不安全感"中赚钱。

朋友:所以如果社会变安全了,这些人就没生意了?

我:不只如此。监狱产业呢?美国有世界最大的监狱系统,很多私人运营。犯罪率保持在一定水平他们才能盈利。

朋友:你的意思是,有人故意不想让社会变安全?

我:不是故意,而是结构性的。当"不安全"成为生意,当恐惧可以变现,系统就会自发维持这种状态。

朋友:但政府总该想解决问题吧?

我:哪级政府?联邦说这是州的责任,州说这是地方的责任,地方说这是个人的责任。最后又回到个人身上。

朋友:这不是推诿吗?

我:这是制度设计。美国联邦制本来就是为了防止中央集权,副作用就是任何需要全国协调的问题都很难解决。美国的安全是"私人物品",你得自己买。

朋友:美国也有警察啊。

我:美国最高法院多次裁决,警察没有保护具体个人的法律义务。他们的职责是维护整体法律秩序,不是保护你。

朋友:什么意思?

我:如果你在轻轨上被刺,警察来了是为了抓凶手,不是为了救你。救你是医护的事,保护你是你自己的事。

朋友:这...

我:这就是美国逻辑。如果警察有保护每个人的义务,政府就得承担无限责任,这与"小政府"理念冲突。

朋友:所以美国人就接受这套逻辑?

我:不只接受,还主动拥抱。你看支持拥枪的人,核心论点是什么?

朋友:"好人有枪才能对付坏人有枪"?

我:对,这就是"安全责任私有化"的完美体现。不是想办法让坏人没枪,而是让好人也有枪。

朋友:但这样越来越危险啊。

我:对个体是的,但对系统是最优解。军工企业卖枪,安保公司卖服务,监狱公司关犯人,医疗公司治伤患...整个产业链都从中赚钱。

朋友:所以这些都是美国经济的重要部分?

我:没错。而且有个更巧妙的地方——它把责任完全推给个人。

朋友:怎么说?

我:如果你被刺了,那是因为你选择坐公共交通;如果你住危险社区,那是因为你没钱搬走;如果你没保护好自己,那是因为你没学会自保。

朋友:受害者永远是自己的错?

我:对,系统永远不需要承担责任。每次出事都强化这套逻辑:看吧,还是得靠自己。

朋友:那那个乌克兰女孩做错了什么?

我:在这套逻辑里,她的错误是对美国安全状况估计不足。以为逃离战争就安全了,没意识到这里是另一种战争。

朋友:每个人都可能是敌人的战争。

我:你永远不知道威胁来自哪里。

朋友:所以那些乘客的反应完全合理?

我:在这套系统里,是的。他们做了被训练要做的事:保护自己,不要成为下一个目标。

朋友:但这样的社会还有未来吗?

我:有,但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它会越来越分化,富人区越来越安全,穷人区越来越危险,公共空间越来越少。

朋友:最终会变成什么样?

我:想象《极乐空间》里的世界。富人住天空中的安全区,穷人在地面自生自灭。当然,前提是美国能在这个环境下能够一直维持下去。

朋友:那我们呢?作为旁观者,我们能做什么?

我:至少我们还能讨论这些问题,还能感到震惊和不安。这说明我们的社会契约还没完全死掉。

朋友:你是说,当我们不再为这种冷漠感到震惊时,就真的完了?

我:对。那个轻轨上最可怕的不是凶手,而是那种...习以为常的沉默。

朋友:希望我们永远不要习惯这种沉默。

洞穴之外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