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亮点,军盲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见识,所以整天大惊小怪,最可悲的是,抒情了一大堆,却依然没有跳出苏俄武器的条条框框。
军盲们一听覆盖全球就两眼放光,殊不知前苏联的“撒旦”液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射程1.6万公里,俄罗斯最新装备的“萨尔马特”液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射程1.8万公里,这两款液体燃料导弹的起飞重量都是200多吨,非常粗大笨重,都是号称覆盖全球!
弹道导弹=高科技版投石机,本质上跟投石机扔石头没有任何区别,分火箭和战斗部两个部分,火箭把战斗部抛出一个大弧形,抛向太空,利用万有引力,重新砸回地球,砸向目标。
弹道导弹能打多远,是由火箭决定的,火箭只是一个运输工具,把火箭加粗加长多加燃料,自然打的就远。
液体燃料运载火箭和液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其实是一种东西,唯一的区别就是战斗部搭载的东西不一样。

用大火箭运输卫星,叫运载火箭。

用大火箭运输核弹头,叫洲际弹道导弹。

理论上讲,马斯克的星舰也能用来运输核弹头,一点毛病都没有,就按星舰载荷54吨算,180公斤3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能装300颗。
美国1957年发射的“宇宙神”液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最大射程1.4万公里,速度20多马赫。
实际上,所有的洲际弹道导弹都能达到20几倍音速,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战斗部都是从遥远的太空中砸回地球的,速度当然很快了,毫无任何难度可言,扔块儿石头也能那么快。
关键都2025年了,还拿液体燃料火箭抒情,真是让人无语,像“萨尔马特”是装在固定发射井里的液体燃料导弹,早就被敌人盯着了,发射之前还需要几个小时注入燃料,如果不打了,需要再把燃料抽出去,非常落后,60多年前的“民兵”洲际弹道导弹就已经是固体燃料导弹了。
军盲们甚至连战斗部搭载10枚核弹头都能拿出来抒情,属于彻底的没有见识,40多年前的“和平卫士”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战斗部搭载10枚50万吨当量的核弹。
核武器小型化早在40多年前就很成熟了,40多年前美国的武器制造公司就已经能把3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做到180公斤了!
现在的核弹比很多常规炸弹都小和轻,W87核弹头,当量为30万吨至47.5万吨,弹头重量在200-272公斤之间,W88核弹头,当量为47.5万吨,重量200公斤左右。

还有军盲吹嘘什么搭载的核弹毁天灭地,这就更搞笑了,依然还是苏俄武器思维。
苏联当年搞过几千万吨当量的核弹头,甚至还给“撒旦”装了一颗250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那是因为在早期,苏联技术水平落后,后来技术水平跟上来了,立刻换成了10颗5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
现在各大国的战略核弹头当量,基本上都是30万吨到50万吨,没人搞什么几千万吨当量的核弹头,知道为什么吗?这都是无数次核实验数据总结出来的结果。
想提高核弹威力,需要多装高纯度核材料。但威力过大的话,会造成浪费。威力翻一倍,造成的伤害不会增加一倍,而是百分之几十。威力增加得越多,伤害提高的比例就越小。1颗2500万吨当量的核弹造成的伤害,远远不如50颗50万吨当量核弹头造成的伤害大。
经过各国的核实验计算,30–50万吨当量是核弹实用威力上限。威力再增加会得不偿失,增加越多,浪费越多。几十颗50万吨当量核弹平铺,比一颗2500万吨当量的核弹效果好上百倍,所以现在核弹当量大多在30多万吨-50万吨左右。
50万吨当量是现在实用核弹的最大威力,个头也最大,所以叫重型弹。有些时候,大家觉得30-50万吨当量的核弹威力还是太大,还是浪费资源,于是又开发了一些十几万吨当量的核弹,叫中型弹。
并且,洲际弹道导弹搭载多少枚核弹头也是有讲究的,想搭载更多的核弹头,技术上从来不是问题,但并不是一味的越多越好!
因为一枚导弹装太多的核弹头,风险太大。一枚被拦截或者出现故障,中途爆炸,一下子报废好几十颗核弹,损失太惨重。所以现在的洲际弹道导弹通常都只装10枚8枚核弹头。
像三叉戟2潜射洲际弹道导弹,每枚导弹最多可以搭载14枚W88核弹头,但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只搭载8枚W88核弹头。
洲际弹道导弹最多装10颗核弹头,每颗核弹头当量30-50万吨,是几十年来,核大国们无数次实验总结出来的最优解。核弹头威力再加大、数量再增加,技术上都不存在障碍,但却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反倒会增加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