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回答还是以缅怀为主,以劝告同行和后来者保重身体,过好自己的生活为主。
如果是这些话,我也能写个几千字回答。但是我不太想说这些了。毕竟我以前类似回答说了太多太多了。
那么我想说什么呢?
我想说的是,我知道现有的答主都是好心,都很善良。但是你们的回答没有用!!!
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那么在我国科研行业吃什么呢?不好意思,吃人~
对,吃人!
我用豆包搜索了近十年的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大家看看吧。
根据教育部及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2015年至2024年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持续增长,2025年数据因招生周期尚未结束暂未完全公布。以下为具体情况:
一、2015-2024年博士招生人数
1. 2015年:7.44万人
2. 2016年:7.73万人
3. 2017年:8.39万人
4. 2018年:9.55万人
5. 2019年:10.52万人(首次突破10万)
6. 2020年:11.60万人
7. 2021年:12.58万人
8. 2022年:13.90万人
9. 2023年:15.33万人(三年增长32%)
10. 2024年:17.11万人(较2023年增长1.78万)
看到了吗?十年时间博士研究生翻了一倍还多!!!准确数字是130%!!!而我国每年能提供的教职数量提高了130%吗???不仅没有提升,我都怀疑还剩多少?!
当然,企业研发岗位肯定是肉眼可见的多了起来。可真的能容纳这翻了一倍多的博士数量吗???
更不谈已经多了这么多的情况下,去年可是规划了2035年博士倍增哦。
这是根据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博士研究生规模扩张目标的通俗概括。
政策出处与核心表述
202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
“有序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稳步提高博士研究生占比,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规模增长目标(“倍增”含义)
• 基准年:2023年我国博士招生约15.3万人。
• 2035年目标:按纲要精神及配套政策推算,博士招生规模预计将达到30万人以上,实现“十年倍增”。
我知道的,反正某211高校今年凭空多了几百个博士名额。该校某领导私下说“这名额多的都不敢招”。(哪来那么多博导和经费)
且不谈这些博士培养都是个什么水平。但是这个数量怎么消化上头真的想过吗???只要这种博士扩招不停,我国现有博士数量一直能保持高位。那么只要拿到博士学位的各位就是毫无疑问的博士红利!!!
对,博士红利!!!就跟人口红利一样的博士红利!!!各位博士就是我国社会的红利!我们为了生存就不得不相继拼杀,最终只有少数蛊王才能吃鸡!!!而且大多数读博的人真的很单纯,只要上面给块骨头,就能自发的内卷起来。好像多吃块骨头才能对得起自己的学位一样。
早点认清吧,绝大多数博士也就是普通人。别看什么这青那青,在学术界只手遮天,耀武扬威。真正和社会接触一下就会发现,啥玩意儿啊,屁都不是……在中西部城市x青们还能算个人物。在北上广深一看,有些x青光靠工资只怕房子都买不起,还房贷都压力很大!!!和苦哈哈的打工人毫无二致!!!
那卷的意义在哪呢?献完青春献终身,永生永世当红利吗???
话再说回来,博士红利的现状能改变吗?反正“2035博士倍增计划”结束之前,不会有什么改变。死几个青椒,死几个博士,那算事儿?这么多人还求着干活儿呢,死就死了,正好腾位置给后来人。
想改变,在我看来,这就得跟出生率差不多。现在孩子多金贵啊,跳个楼社会震动。为啥啊?孩子出生少了啊。跳一个就少一个。就这么点孩子了,能不金贵吗?
所以什么时候博士也跳一个少一个了,那博士们和青椒们的待遇才能真正的好起来。
我们内心一定要谨记:对于赵老爷们来说,我们哪怕不配姓赵,可我们也姓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我们不是牛马,我们是人!
多说无益,最后还是劝各位青椒们、博士们和博士生们都好好苟住。毕竟,活着比什么都强!狗都知道:好死不如赖活着。
总不能,人不如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