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回答

特朗普对美联储真动手了「解除库克的理事职务,立即生效」,如何看待此事?

每日经济新闻
1个点赞 👍

这下算上空缺候补,美联储7人理事里面就会有5个特朗普任命的理事了。

美联储7人理事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8月2号,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了一份就业报告,对过去两个月数据的25.8万个工作岗位的大幅下修。

数小时后,白宫以“伪造数据”为由解雇该局局长,整场行动的扳机就此扣下。

这并非一次简单的政府人事变动,而是打响了第一枪,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从此刻起,客观事实与中立数据不再是决策的依据,而是需要被征服和改造的对象。

整个国家的经济讨论基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不再是围绕数据展开的理性分析,而是变成了围绕政治立场展开的站队,为干预美联储扫清了最大的舆论障碍。

在舆论阵地被占领之后,第二战随即展开,目标是在不直接“违法”的前提下,清除独立的决策者。

从8月15号开始,有关库克的材料就已经交到了司法部。特朗普也已经在20号的时候就已经发推要求她主动辞职了。

不过库克表示特朗普这是在“霸凌”她。

所以今天特朗普直接出手了。

这次行动的焦点,是《联邦储备法》中“因故解职”条款的致命弱点:它从未严格、清晰地定义过什么是可以解雇美联储理事的“故”,这就为政治操作留下了巨大的模糊地带。

罢免理事丽莎·库克的过程,完美地利用了这一点。

整个过程没有涉及任何关于货币政策的专业辩论,而是选择了一个与她履职能力、政策立场完全无关的、发生在她上任前且未经证实的个人财务问题作为理由。

执行这套复杂且高风险的作战,背后有着一个简单而根本的动机。

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中存在一个无法调和的核心矛盾:政府的一只脚为了兑现政治承诺和减少财政压力,拼命踩下高关税的油门,这必然会让通胀这辆车加速。而另一边,美联储这个司机,法律给他的任务就是踩刹车,防止车速过快。一只脚加油,一只手刹车,多么精妙的左右互搏之术!

这两种政策的目标完全背道而驰,怎么办?

解决问题的最快方法,就是解决掉那个提出问题的人或者机构。

所以,当美联储这个不识时务的家伙挡路时,最高效的解决方案,当然就是把它改造成听话的自己人。这样一来,两难自解了嘛!


最先做出反应的是金融市场,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出现了明显的“趋陡”。

投资者们相信,短期内政治压力将迫使美联储降息,但长期来看一个失去独立性的中央银行将无法控制通货膨胀。这是资本市场对国家信用投下的不信任票。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它直接指向实体经济可能面临的历史重演。上世纪70年代的“大滞胀”时期,中央银行为了短期目标而推行不负责任的货币政策,最终把整个国家拖入高通胀与高失业并存的经济灾难。

这等于是在美元的信用根基上,凿开了一条难以修复的裂缝,将长期性地、结构性地加速全球范围内寻求替代方案,即“去美元化”的进程。

这不仅仅是美国的内政。美元是世界储备货币,美国国债是全球安全资产的基石。这一切都建立在全球对美国制度透明度、法治和机构信誉的信任之上 。当这种信誉被其本国总统亲手摧毁时,他动摇的是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特权地位。这是在世界舞台上的一种经济自残。

事件折叠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