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个回答

如何看待日本游说欧亚各国不要参加北京九三阅兵?

Ha ha
191个点赞 👍

日本人是不安,他们要脸,怕国际影响不好。最近说我们骂昭和天皇,日本让道歉。

发现没有,这是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日式思维,逻辑是:我错了→但过去了→你说出来让比尔呢知道就不合适了→ 诶?你还大说特说?→我的脸放哪儿?→ 你怎么骂人?骂人不礼貌,你的错。

反正不是他的错。

其实无论是对这回的阅兵,还是抗日题材的电影,还是每年的关键日子,日本人都会不安。我给你们翻译一篇日本人对《731》电影的报道角度,你就知道这套逻辑是如何运行的,日本人在不安什么了。



日本新闻原文⬇️

8月15日,迎来了战争结束80周年。日本的报纸和电视等报道机关,为了不重复同样的错误,在各种各样的企划和报道中,介绍了了解当时的老年人的证言等。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为了发扬国威而加强宣传。其中之一就是3部“反日”电影。记者表示:“每年这个时期反日情绪都会高涨,但是80年今年特别厉害“。

7月下旬,以1939年发生的日军南京事件(日本说法)为题材的电影《南京照相馆》上映后,票房瞬间超过23亿元(约470亿日元),成为今夏最受欢迎的电影。

虽然对残暴的内容也有慎重的声音,但是中国新华社报道说“看了这部电影的5岁女孩长大后说要参军”等,爱国心高涨。“

这部电影的舞台是位于旧日本军占领下的南京照相馆。故事讲述了在照相馆工作的中国人,拼命保护作为旧日本军“屠杀”证据的底片的故事。

虽然也有故事性,但据说“特别强调了残暴的场面”。(物語性もあるが、「残虐なシーンが殊更に強調されている」という。)

“电影本身的故事很扎实,但更强调了旧日军的残暴行为。详细描写了旧日本兵焚烧中国人、放入袋子等各种方法杀害中国人的场景。

也有日本兵把婴儿打在地上的场景,这样的部分被剪辑后在社交媒体传播。看了电影的中国孩子的反应的短片也上市了,不过,愤怒,哭泣,沉默的大人也受到着影响。

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在日本上映的计划,但在澳大利亚、北美等海外也相继上映,在国际上也会影响日本的形象。

除此之外,《东极岛》这部战争电影也于8月8日上映。最重要的是,在中国本地居住的日本人中令人担心的是《731》。

这是一部讲述进行人体实验的日本731部队的电影,其宗旨是揭露日本的战争犯罪,在预告片出现后引起了相当大的话题。

由于过于残酷的描写太多,7月末的公开预定也被延期了,一部分日本媒体也发表了延期是包含对日本的关怀期待的报道。但是,最终发现,决定在“最敏感的日子”上映“。

最敏感的日子是9月18日。这是满洲事变(日本说法,我们叫九一八事变)起因的柳条湖事件(日本说法,我们叫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日子。


新闻结束,评论骂的非常难听,就不放了,看了会影响我的寿命。反正最近日本很多新闻都在反狙我们,说我们没有礼貌,骂昭和天皇。



目前日本对于战争的态度,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抛开侵略历史,而着重自我同情。对于自己发动的侵略战争,只提结果而不提原因的反思,是无力而苍白的,也难怪很多日本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炸。

所以他们对于中国人民为什么这么重视抗日战争的纪念,是处在一种无法理解,但是又确实信息,一种畸形的朦胧状态。

今年最新的日本首相讲话中,石破茂自己都承认:“上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80年了。现在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战争 ”。

战后那一代人的老去,日本社会的暧昧情绪和教科书修改,之后日本人的成功洗脑已经完成,这就是日本的现实。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长崎核爆变成了日本向世界,展示自己热爱和平的一个重要窗口。日本现在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反战反核先进国。

所以,它当然害怕我们搞阅兵,一直树立的爱与美好的纯洁形象,其实只是自己的单方面包装,这就相当于硬生生扯掉日本人唯一的一块兜裆布,羞煞羞煞。




我是

张艾菲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