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门欺负我们看不懂英语,印方外交部通报的是17项成果,其中有很大差异 。
比如,8月19号,王外长见苏杰生和多瓦尔。国内发文是这样写的:
苏杰生表示,在两国领导人共同指引下,印中关系走出低谷,不断改善发展,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迈向正常化。感谢中方为印度香客赴中国西藏神山圣湖朝圣提供便利。印中改善彼此战略认知十分重要。作为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印中均坚持多边主义,致力于推动公平、平衡的世界多极化,也应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性。印中关系保持稳定、合作和前瞻性,符合两国利益。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印方愿以两国建交75周年为契机,同中方深化政治互信,加强经贸等领域互利合作,增进人文交流,共同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印方全力支持中方办好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愿同中方在金砖等多边机制中加强协调合作。
多瓦尔表示,两国领导人喀山会晤是印中关系改善发展的转折点,双方相互认知发生积极变化,边境地区保持和平安宁,两国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当前国际形势动荡不安,印中面临一系列共同挑战,有必要增进理解、深化信任、加强合作,这关乎两国人民福祉与世界和平发展。印方一贯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今年是印中建交75周年。莫迪总理期待赴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相信这将推动双边关系取得新的发展。印方支持中方作为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办好峰会。印方愿同中方本着积极务实的态度,保持沟通对话,为最终解决边界问题不断积累条件。
印度人在《中国外长访问印度》新闻稿中的原文是这么写的:
At the invitation of National Security Adviser Shri Ajit Doval, member of the Political Bureau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entral Committee and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r. Wang Yi paid an official visit to India on 18-19 August 2025. Apart from co-chairing the 24th round of the Special Representatives' (SRs) Dialogue on the Boundary Question between India and China with the NSA, Foreign Minister Wang Yi also held bilateral talks with External Affairs Minister Dr. S. Jaishankar and called on Prime Minister Shri Narendra Modi.
客套话,王外长见了苏、多、莫,大家自行翻译。
2. Discussions in the SR talks covered issues related to de-escalation, delimitation and boundary affairs. Discussions between the Foreign Ministers covered bilateral,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issues of common interest.
特别代表(SR)在会谈中讨论涵盖了与缓和、划界和边界事务有关的问题。两位外长之间的讨论涵盖了双边、区域和国际问题的共同利益。
国内新闻稿,说的是,“印中关系走出低谷,不断改善发展,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迈向正常化”,没有提及缓和、划界和边界事务有关的问题。
3. The Indian side strongly raised the issue of terrorism in all its forms and manifestations, including cross-border terrorism, recalling that one of the original objectives of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SCO), whose summit will be held later this month in China, was to counter the evil of terrorism. Minister Wang Yi concurred that countering terrorism should be given the highest priority.
印度强烈提出了各种形式和表现的恐怖主义问题,包括跨境恐怖主义,(印方)回顾了上海合作组织(SCO)的最初目标之一是打击邪恶的恐怖主义,SCO峰会将于本月底在中国举行。王外长同意恐怖主义问题应被给予最优先处理。
国内新闻稿只是在《中印外长会谈达成10项成果》中,对这个稍有提及。原文是:印方重申全力支持中方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工作,期待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圆满成功,取得丰硕成果。
当然,这个印方在《中国外交部长和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访问》新闻稿中也提了。但是我特别要指出的是,印度人之所以全力支持SCO在天津举行,核心原因是,印度人认为,中方答应他们把反恐议题列为天津SCO会议的最优先话题。而在中方的新闻稿中,这一点压根就没有提及。
4. During the discussions, External Affairs Minister also underlined India's concerns with regard to the mega dam construction being undertaken by China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rlung Tsangpo (Brahmaputra river), which will have implications for lower riparian states. The need for utmost transparency in this regard was strongly underlined.
在讨论中,印度外长还强调了印方对中方在雅江下游进行大坝建设的关切,这将对下游国家产生影响。在这方面,(印方)最大限度强调了(中方)在这方面保持透明度的必要性。
这一点,在上面提及的印度《中国外交部长和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访问》新闻稿中也有提及,原话是:
The two sides exchanged views on trans-border rivers cooperation and agree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India-China Expert Level Mechanism on Trans-border Rivers and keep communication on renewal of the relevant MoUs. The Chinese side agreed to share hydrological information during emergency situations based on humanitarian considerations.
双方就跨境河流合作交换了意见,并同意充分发挥中印跨境河流专家机制的作用,保持关于续签相关备忘录的沟通。中方则同意在人道主义的考量基础上,分享紧急情况下的水文信息。
国内新闻稿《中印外长会谈达成10项成果》中没有提及,不过,在《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达成10点共识》新闻稿有提及,原话是:
双方就跨境河流合作交换意见,同意发挥两国跨境河流专家级机制作用,就续签相关跨境河流报汛谅解备忘录保持沟通。中方同意基于人道主义原则,同印方分享相关河流的应急水文信息。
差别之处有两点。一是,对中方而言,外交是外交,边境问题是边境问题,能不混为一谈就不混为一谈。这一点在我们这些年对印政策中,也是一惯的,不能因为边境争端问题影响两国关系发展。
二是,中方新闻稿没有提及“紧急情况下”,而从印方新闻稿来看,我们对分享水文信息卡的很死,但是表态非常人道主义。
5. The Chinese side raised the issue of Taiwan. The Indian side underlined that there was no change in its position on this issue. It pointed out that, like the rest of the world, India had a relationship with Taiwan that focuses on economic, technological and cultural ties and that this would continue. The Indian side noted that China also cooperates with Taiwan in these very domains.
中方提到了台湾问题。印方强调其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没有改变。印方指出,像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样,印度与台湾(地区)的关系集中在经济、技术和文化联系上,并且这种关系将会继续。印方还指出,中国在这些领域也与台湾合作。
而国内新闻稿怎么报道的?
苏杰生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多瓦尔认为,印方一贯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感觉是不是不一样?
就是说,印度人坚持认为,是中国要求印度在台湾问题上作保证,然后印度没说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而是打了个马虎眼,说是,印度在台湾地区问题上的立场没有变。之前的立场是什么?在过去几年紧张关系中变没变?没明说,含糊不清。
第二,印度人补充后面那一长串的话,说是和台湾地区的关系局限于经贸和技术往来上,比如,富士康、纬创这些企业在印度的投资。我大概能理解为什么。就是说,印度人不认为,一些印度官员去台湾地区叫嚣扶持抗中,是印度官方的事情。王国务委员明牌直说了,在质疑印度人想在台湾问题上高一些小动作。所以,才补充了这么一长串。
第三,印度人说这话什么意思,你中国和台湾地区有经济技术合作,为什么印度人不行?言外之意是什么?印度和台湾的关系,和你老中与台湾的关系是一样的。是不是很膈应人?
6. A document detailing the outcomes from the various meetings is being issued separately.
详细记录各次会议成果的文件将另行发布。
最后,我也是补充一点,印度人很善于搞一些概念上的分歧。
比如说,五六十年代,周总理和尼赫鲁谈判的时候,尼赫鲁认为,中印关于边境问题是会面,是会谈,不是谈判,行政边界不是国际边界。
在战败后,中方对印度发了个照会要求,说中方要单方面撤军,同时,要求双方在全线围绕实控线后退20公里。印度人揣着明白装糊涂,说,实控线啥意思?全线是不是仅适用于西段?是不是只是军队后撤20公里,边防武警可以上前重新部署哨所?这是不是意味着,解放军要把哨所设在麦线以南?等等。问这些话什么意思?因为印度人从一开始就认为,边界已经划定,否认所谓的实控线。只有西段有一些边界需要调整,东线不需要。
我们都把印度人打得这么惨了,印度人还搁那儿狡辩。中方直接问了三句话:你们同意不同意停火?同不同意后撤20公里?同不同意双方官员会面?不同意我们接着打。62年11月20日晚上停火,12月1号开始全面撤军。但是印度人到了63年初,才派了地方官员去麦线以南,又过了好几个月之后,印军才偷偷回去藏南。
你说他们不懂?他们可太懂了。就是搁那儿胡搅蛮缠,非要你解释清楚。一旦你去过多解释,那么一定会掉入他们的概念陷阱。对付印度人,没其他好的办法,就是用实力说话。
比如说,这次十项成果,有关边境实控线问题的就一条,是在朝阳门发布的《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达成10点共识》新闻稿中的第五条:
双方同意在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框架下设立工作小组,推进边境有效管控,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注意,这里说的是推进对边境的有效管控,而不是实控线的概念。实控线的概念是在1996年中印相关协议中明确写着的:
(一)认识到本协定某些条款的完全实施有赖于双方对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走向达成共同谅解,双方同意加速澄清和确认实际控制线的进程,作为该进程的第一步,双方即将对有不同认识的局部地区的实际控制线走向加以澄清。双方还同意尽快交换标明各自对整个实际控制线走向认识的地图。
(二)在完成对实际控制线澄清和确认的进程之前,双方将在不损及各自对实际控制线走向和边界问题立场的情况下,制定本协定所述信任措施的临时实施办法。
某种意义上说,2020年以来的中印边境纷争,可以说是对于实控线理解的不一样。我们理解的实控线范围,他们理解的实控线范围,有较大差异。然后我们前出占据了,印度人进不来了。他可以这么表述,但是大家要清楚一点,印度人的表述重点和我们不一样。
在印度外交部新闻稿《中国外交部长兼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访华》中是这么写的:
双方本着积极和建设性的精神,就中印边界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并就以下事项达成一致:1~4略
5.利用外交和军事层面的边境管理机制推进边境管理进程,从原则和方式入手,讨论降级问题。
品品这句话,我们的表述重点放在边境的有效管控,而印度人的表述重点除了推进边控管控外,还要降级。什么意思?还是要撤军。
总的来说,我大致能根据中印双方有关外交事项和边境问题的几条新闻稿中,得出如下结论:
一,印度人不再追求,中印外交关系正常化,必须以双方军队回到2020年4月份之前态势为前提的基础上。算是朝阳门一等功,特朗普特等功。但是,我们不能保证,印度人以后不会提。
二,印度人在边境问题上保持了某种默认态度,即,新的实控线已经形成。印度人被打碎了牙,不情愿的叫唤了几声,最后只能默默接受现实。但是印度人根本不服气,他在实控线问题上根本不松口。以后有机会,印度人肯定还要搞事情,边境撤除军队,维持最低限度的边防力量根本是不可能的。
三,印度人要撤军,尤其是要求我们撤军的味道依旧很重。存在一种,退而求此次的谈判技巧。就是说,印度人有可能先不提“双方军队回到2020年4月份之前态势”的事情,而是说的委婉一点,说是撤军。
四,如果我们真的如印度人所说,在下一次SCO会议上,把反恐问题列为首要核心议题,这个势必会得罪巴基斯坦。这是个很头疼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印度人很有可能跳的比前两年还要高,说老中不守政治承诺。以后支持不支持领导人会晤之类的,就非常难说了。
五,台湾问题。充分体现了印度人的尿性。问就是,印度人和台湾是经贸合作关系。你老中老美做的事情,为什么印度人做不得?不得不说,这种表述非常印度。
六,双方的需求是有根本差异的。中方的报道集中于与印度关系的稳定,有很多相关词汇。而印方的报道集中于对我们很现实的诉求,都非常的具体。如果中方不能满足印方的这些要求,印度人很有可能就此跟我们翻脸。
因此,我对这个共识不太抱很大希望,共识的基础太脆弱了,而且还遮遮掩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