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回答

胖东来回应招聘「刑释人员」是基于人性的善良和美好,你支持这一做法吗?会存在哪些隐忧?

21世纪经济报道
6个点赞 👍

就问一句:刑满释放人员都是彻彻底底的坏人吗?

如果是这位刑满释放人员,你们还会支持他“重新做人吗”?

刘强,“火烧靖国神社”当事人

2012年1月8日,刘强因向驻韩日本大使馆投掷火焰瓶而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在调查过程中,他承认,认为日本政府在对慰安妇等问题的处理上态度消极,在日本靖国神社投掷了火焰瓶。由此日本当局5月通过外交途径要求引渡刘强到日本。

刘强于2012年11月6日出狱,2013年1月3日,韩国法院判决向中国引渡刘强。

然而,当刘强顺利回国的时候,迎接他的不是鲜花与掌声。

很多人不理解他,认为刘强过于偏执,甚至有人网暴他。妻子与他离了婚,父母也与他断绝了关系。

刘强很难理解,别人不理解,为何家人也不能理解呢?仅仅是因为自己是刑满释放人员吗


前几天和我一位研究刑法的法学朋友聊天,话题不知怎么就飘到了“惯犯”身上。

她一脸困惑地说:

我一直搞不懂,为什么有人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罪?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谁会放着自由自在的日子不过,非要三天两头地在监狱里打卡签到,把牢饭当自助餐?

但说实话,如果要认真反思一下,惯犯的出现,咱们的社会也不是完全无辜。

你想啊,一个人被抓进去之后,除了服刑,吃饭睡觉,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呢?不就是思想改造吗?

可如果这方面做得不到位,那人家出狱之后,可能连“重新做人”的说明书都没收到。

我们要避免刑满释放人员成为“惯犯”

来,我们脑补一下一个偷窃惯犯的心路历程:

他刚服完刑,满脸诚恳地发誓:

“我一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社会也很感动,纷纷表示“浪子回头金不换”,愿意接纳他。听起来是不是很温馨?

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好了:有多少姑娘会心甘情愿嫁给一个有案底的男人?

别说嫁了,直接告你骚扰我,再把你送进监狱里面。

一个眼神,一句“你以前是不是坐过牢?”就能把他尊严戳个穿。


于是他心里一合计:这社会不欢迎我,那我回我“老圈子”吧。

结果刚一回去,兄弟们热情得像开胜利凯旋迎接大会:

“哎呀你终于出来了!监狱饭还合口味吗?我们都想你了!”

你看,这才是兄弟们的“人情味”啊!

没人歧视他,没人提案底,反正大家都是“蹲过号子的”,甚至还互相称兄道弟。

这时候他就开始怀疑人生了:

“不是我不想重新做人,是社会不让我做人啊!”


于是他又开始偷东西了:不是因为他热爱犯罪,而是因为他找不到别的归属感。

这就是“惯犯”的一大成因:不是人不想变好,而是圈子不让他好。


所以现在很多地方的做法是:让出狱的人搬离原来的城市,彻底换个圈子,在新的城市找到一份工作,结识一群新的善良的伙伴,重新开始。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低估了圈子的影响力。它就像空气,平时你根本不会注意它,但它可能正在悄悄地决定你是谁。

而我相信,胖东来这样的举动,能够让刑满释放人员能够重新在新的圈子,一个至少正常,而且有时能充满支持和包容的圈子中,能够找到自己人生新的方向。

以下为一些对刑满释放人员的支持和帮助的新闻,也希望不仅仅是胖东来,而是更多行善积德的群体能够被看得见!

我们更不能让“刑满释放人员”刘强这样的人,被社会冷漠对待!

《我不是药神》程勇因卖假药被判刑,在法庭经过审判之后,被判了有期徒刑5年。

但是因为他的出发点是为了救病人,所以法院给他适当减刑了。

星耀創新擔保有限公司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