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苏超」现场观赛总人数已突破 100 万,相当于 11 个「鸟巢」同时坐满,「苏超」热潮还会持续多久?

荔枝新闻
177个点赞 👍

隔壁日本:

日本J联赛火了2年。

现在的J联赛成立于1993年,该赛季场均观战人数为17976人。1994年,J联赛持续火爆,场均观战人数19598人。之后,观众人数持续性下降,1996赛季下降至13353人,1997赛季下降至10131人。导致观众人数下降的原因有:

1、足球新鲜感丧失;

2、同一地区出现多支足球队,分流了部分球迷;

3、球市火爆时,俱乐部通过第三方预售门票,未对球票销售、球迷分布进行调研,一时无法应对球迷减少。

(以上整理自符金宇《日本足球史》)

观众人数减少,导致广告赞助减少,进一步导致球队收入减少,高水平球员减少。这又会进一步导致观众人数减少,陷入恶性循环。

隔壁韩国:

韩国K联赛火了2年。

如今的韩国K联赛成制于1998年,当年总观众人数为:‌211.74万人次。1999年,随着韩国本土世界本的来临已经新K联赛的诞生,观众人数持续上升,至264.25万人次。2000年开始,韩国职业联赛观众人数一直走下坡路(具体数据不太好找),到了2010年左右比赛平均上座率只有几千人。下图是恒大在亚冠联赛客战韩国的图片,后面的看台观众空空如也。

导致观众人数下降的原因有:

1、足球新鲜感丧失;

2、本土优秀球员留洋,偶像效应不够;

3、联赛出现大规模假球。


咱们中国:

咱们本土的甲A联赛,火了7年。

1994年,甲A联赛启动后观众激增,1995年总人数突破300万,场均超2万14。1998年首轮场均2.79万,2001年升至2.81万,当时的足球是中国毫无争议的第一运动。2002年断崖式下跌‌:前8轮场均从2.7万跌至1.01万,世界杯后球迷大规模流失。导致观众人数下降的原因有:

1、政策的混乱破坏竞技公平;

2、腐败、黑哨、假球事件频发;

3、居民可选择的娱乐项目增多。


回到苏超本身,上面诸多原因对于苏超亦有很多启示意义,如果某一天苏超不火了,那么原因可能是以下几点:

第一,足球新鲜感丧失。

苏超各支队伍的水平很难有大的变化。各地级市的水平非常依赖于当地的专业化足球基础,这个是很难改变的。如果想迅速提高水平,只能花钱请高水平球员加入,但这又和苏超的理念相违背。高手年年是高手,菜鸟年年是菜鸟,很容易让观众产生疲劳。

第二,是观众有可替代的球赛可以观看。

苏超目前大部分球员都是非职业球员,水平有限。南通队仅仅靠着珂缔缘一家职业足球俱乐部就可以横扫整个苏超。苏超的竞技性要比中超中甲中乙差太多。同样的,中超、中甲、中乙又比五大联赛差太多。五大联赛大家没办法在现场看,中超、中甲、中乙还是能看到的。

这点您先别提什么泰州队倒钩进球、徐州队连过5人。这是本月中甲联赛广西平果在第107分钟3-2绝杀深圳青年人的侧沟进球,戏剧性和精彩程度都比苏超强多了。

动图封面

第三,偶像效应很容易被打破。

苏超造出来的那些偶像,比如宿迁队的高驰、苏州队的寇程,他们自己都知道和职业球员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众多球迷不知道,每天热衷于造神运动。足球场和娱乐圈不一样,娱乐圈谁演戏好、谁唱歌好还能装一装,足球不行,真正赛几场就原形毕露了。

第四,热度减退陷入恶性循环。

一旦热度减退,必然导致收入减少。目前苏超被人赞扬的还有其贴心的服务、丰厚的礼包。等到门票、旅游带来的收入减少,必然导致服务水平大打折扣,加上网红推波助澜,很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有些网红,现在把苏超捧得有多高,将来就会把苏超踩得有多恨

第五,腐败与假球。

这就要有人坐牢了,就不展开说了。


在这个努力推进足球市场化的年代,苏超这种性质的比赛仿佛是个怪胎。苏超毕竟还是个足球赛,别的联赛走过的路他始终也要走过。

我个人认为苏超终有一天会退火的,能持续性得把比赛办下去,就已经很好了。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横塘路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