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个回答

电影《东极岛》传达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

daisybeeme
224个点赞 👍

我发现这个电影最险恶的用心,不在于拯救洋大人的自我感动,而在于对原生岛民的集体丑化。

主导救援的三个人,全都是吴老大从海上救回来的,反抗日本人的教师是外来的逃兵,努力周旋保护岛民的保长也是外来的,原生岛民从头到尾只会忍,或者无脑出头被杀,没有做出任何有主动性和建设性的行为,反复出现的男配千金这个角色,可以算是岛民的代表,结果从头到尾也没有什么成长,出场时仗着身份横行霸道,他爹惨死以后被日本人抓去当人质,靠着海盗弟弟的拯救才死里逃生,回来以后只会哭,最后带领村民反抗的还是海上救回来的女主,他这个族长的亲儿子毫无建树,只能跟在这些外人屁股后面被领导。

即便他的族长父亲,说的牛逼哄哄,曾经是反抗领袖,但实际上在剧情中就一直是毫无建树,被刺之后自说自话,让日本人用自己换其他人质,可哪怕三岁小孩都知道他一个身受重伤的老人,不可能换掉这些健康的青壮年人质,结果果不其然,装疯卖傻胡闹的结果只是让人家送了他一颗子弹,其他人质还是被带走,整个死的毫无意义。

更别提他每天面壁,最后砸开墙壁后面居然还真就是祖宗排位,连把武器都没有,可见这人脊梁早就被打断,已经没有任何反抗的信念,只是对着祖宗忏悔自己当初反抗造成了族人的牺牲。

说白了,这整个岛所有岛民,就是当年那些文人眼中标准的所谓“丑陋的中国人”,愚昧无知,封建保守,愚蠢懦弱,只能依靠外来者的拯救,无论是外来的文人海盗,还是外来的英国人,日本人,美国人,总之没有这些外人的帮助和启发,他们永远没法自己站起来,进行有价值的反抗。

只可惜,现实却是当年首先入侵舟山的恰恰就是英国人,是因为受到岛民的抵抗,才放弃退而求其次选择香港,后来里斯本丸沉默,英国人落难,也是岛民真的秉持着好生之德不计前嫌救人于危难,没有什么外国人的启发,一切都是岛民的自主行为,甚至没人动员,大家是不约而同一起驾船出去的,这才是真正的原住民的勇气仁慈和担当。

但管虎之流可不会提及这些,他们硬编也得编出个外人来当救世主,绝不能拍中国普通人自己奋起的故事,尤其是在集体当中,这个集体更必然是软弱丑陋不堪,最高光的得是外国人,其次得是中国人当中的异类,土匪强盗之流,但他不知道的是,当年英军入侵舟山时,就是找海盗打配合,才差点成功殖民,这些异类从来不是什么民族脊梁,而是民族的蛀虫。

但没办法,海盗嘛,更接近他印象中洋大人的海洋文明,当然也就沾光当了个精神上等人,至于纯粹的生活在正统社会的中国人,那必然只能当丑角。

所以你就很能理解他为什么对果党那么充满感情,毕竟在他们的价值观里,这样由强盗土匪组成的果党,居然被泥腿子的我党推翻赶走,简直倒反天罡,泥腿子就应该麻木的生,麻木的死,不能有任何的主动性和反抗行为,顺从的接受我们这些外人的领导,那才对嘛。

烈月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