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个回答

懂王为什么对印度翻脸了?

lwj
1263个点赞 👍

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逻辑下述:

西方对印度的定位:印度本来是西方用来替代中国的棋子。印度有80年代中国曾经有的很多东西。大量的年轻人口,一定的技术能力,低劳动力成本。几乎复刻了当年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而且印度重工业极差,还不用担心印度重工业升级导致逐步进口替代。这是多么完美的低端产品供给基地。但是,西方需要两个测试,其目的是测试服从性和测试作战能力。服从性是避免被反噬(中国就是反噬西方了,因为自主性太强,逐渐在吃西方中高端产品的份额)。作战能力是保卫资本的能力,资本厌恶风险,如果连保卫资本的能力都没有,西方投资可能会被战争迅速打碎(中国就是个中翘楚,抗美援朝打来了156个项目,对越自卫反击战打来了西方投资)。一个一穷二白的人,只有自身能力够当双花红棍,才有机会得到龙头的认可,毕竟能当白纸扇的都是颇有家资的。

战前西方的操作:西方本来准备把转移在中国产业,逐渐转移到印度去,其表现就是对印度的各种容忍。比如各种西方国际会议拉印度入伙,给印度民主国家的称号(名正言顺好拉入伙),容忍印度各种无理取闹和左右逢源(给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容忍印度不完全按照西方的外交态度来(允许小敲竹杠),甚至俄乌战争时候都允许印度买低价俄油炼油以后转卖西方(每年给经济利益1000亿美元),开放西方武器(武装印度)。在5.7印巴战争前万斯访印,应该也还是承诺了,如果能给中国或其准盟国(毕竟盟国只有朝鲜,中朝友好互助条约还在,巴基斯坦没有这种条约保障)制造混乱,那随后的中美关税谈判,美国就会有巨大的筹码(这是个凭空制造的新筹码)和中国交换实际利益。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就被切断了,完全无法成型(北线俄国——俄乌战争,中线中亚伊朗——中东战火,南线从巴基斯坦出海)。正好,西方趁机测试下,中国人和平了几十年以后的军队人员素质和军备武器水平(测试下中国这个联合国安理会否决权的含金量,否决票就是战争能力的抽象化表现)。

印度实际行动:5.7本来是第四次全面印巴战争的开端。印度以空军起手突袭火力准备,同时陆军开始准备集结,一旦巴基斯坦空战失败,立刻升级到地面攻击,逼中国下场帮巴基斯坦(法国同意用阵风,美国锁了巴基斯坦的f16)。而且俄罗斯也想逼迫中国人对俄友善中立态度有变化,比如变成支持(同意防空系统靠前部署,同意su30mki带弹起飞轰炸)。后集结地面兵力和导弹,但被巴陆军直接火力覆盖。

印度表现:印度这次能一次搞出80架飞机的大编队突击就已经很强了。就这个水平,英法都比不了,连这么多能上天的机队都搞不出来(德国的台风能动的就40架)。这个已经是远超欧洲人能搞出来的水平了,战术执行也没啥问题。战略上用大机队数量堵塞所有巴基斯坦雷达信道也是很不错的操作。同时开始集结地面部队准备突击。战术和战略都已经做到极致了。这操作俄国人都做不出来,能这么玩的只有中美。结果兜头被打了个k/d=6/0,整个打蒙了。6/1的话这叫交换比,6/0就是屠杀,二战时候马里亚纳猎火鸡也没有说0封。作战飞机6.25%的战损率已经是二战盟军冒险战略轰炸德国时候的水平,印度吃不起这个损失。而且印度不是不升级,而是升级的地面行动被巴基斯坦陆军用中国的炮直接打碎在集结阵地。所以,这次巴基斯坦一直拉跨的陆军露了把大脸。本来就是巴空军强于印空军,但是经不起消耗,这把空军完胜,本来拉跨的地面作战也打得很漂亮。这才有陆军参谋长升元帅的事。

西方战后的操作:原则就是直接止损,并且要尽可能回本。取消之前对印度所有的让利(经济和政治),直接把印度放上餐桌(今年5月份印度fdi直接同比下降98%,川普加关税)。

总结:综上所述,懂王对印度翻脸的操作就非常合理了。

朱巍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