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把她实证部分的问题整理得差不多了,明天更新正式版,有兴趣的可以直接整理举报。
以下是简版。
首先,基于问卷的modelling就错了,他的被解释变量是0-1变量,应该用probit或者logit,无论截面还是面板都应该用随机效应模型而不是固定效应模型,这个模型设计从一开始就不符合经济学研究的一般逻辑。
其次,她的样本没有有效预处理和清洗,表4.1和4.2描述性统计的变量样本数不一致,和后面的模型样本数也不一致,也就是说她的模型结果存在因样本不一致而导致的结果不一致性,模型结果的可信度存在很大问题。尤其是4.2就业数据存在大规模的样本缺失,属于是灾难级别的实证操作。
第三,大量的格式和表述错误,4.3公式简直是儿戏,后面的公式连标号都没有。全文没有具体的控制变量描述,在后面的实证里竟然全部隐藏了。
第四,模型结果没有必要的参数汇报,且没有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全文没有R方,联合卡方或F检验等拟合效果验证的汇报。且各个模型的观测数极为混乱,这种内容不可能符合学术规范。
第五,她第六章的DID环境不成立(注意,DID和她使用的事件分析或合成控制分析的逻辑和基础假设类似,本质上是一个类型的拟自然实验或处理效应方法,因此以DID简称)。她的分析逻辑是基于生育时间,但并没有考虑合理控制时代背景和经济环境,且匹配方法非常简单粗暴,不符合DID模型的基本需求,这个事件分析从假设就不成立。
第六,她第六章的实证结果事实上存在大量的不显著和不合理。图6.2,表6.1不显著,图6.7,6.8,6.10,6.12平行趋势假设不成立,图6.9,6.11不显著,做的一坨什么东西,我如果是她导师,我能把她打出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