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个回答

如何看待武汉大学杨景媛毕业论文被曝存多处错误,并疑似使用 AI ?这是否构成学术不端?

落地成盒
422个点赞 👍

我是武大信息学部的一个博士。

图书馆这事判了,男生被判没性骚扰,杨景媛的指控不成立。

我不是当事人,但看完整个过程,说实话,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很早看到她那篇长文的时候,我也愤怒过。觉得好好一个女生,坐图书馆都不安全,这世界怎么了。

但现在回过头看,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甚至……有点可怕。

---

这件事让我特别困惑的一点是:

一个能写论文、考研、保研的人,怎么能在没有实锤证据的情况下,把别人拉到网上公开处刑?

她拍了视频,对吧,视频能不能证明对方在性骚扰,其实挺模糊的。

道歉信?写得很含糊,说“做了让你恶心的事”,但也没明确写“我性骚扰了你”。

男生录音里各种求原谅、求放过,也许是他做错了,但也有可能他就是太怕被搞,不知道怎么反应。

到头来,法院说:不能认定为性骚扰。

可就因为那篇帖子,那个男生和他家人被全网攻击了一年多。

照片被P成花圈、被骂“官二代”,精神都出问题了。

这事搞得我们武大出圈了,但不是因为学术,而是因为丑闻。

你说气不气?

我也想问,学校在这件事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最开始就丢了个“记过”处分,然后一直沉默。

到最后法院都判了,学校也没说过一句“我们处理得不对”“我们欠谁一个解释”。

你这是为学生负责,还是为了自己洗手?

我说句难听的。

我们信息学部天天卷、卷得快精神出问题了,拿奖学金要发论文,读博的能不能毕业取决于能不能发SCI

我们为学校争光靠的不是情绪帖,是一页页代码和一篇篇论文。

可到头来,别人一句指控、一个热搜、一个含糊不清的视频,就能让全校人被贴上“你们学校出事了”的标签。

你说,冤不冤?

说到底,这不是一件简单的“性骚扰事件”。

这是关于信任、程序、公平、舆论、情绪的多重崩塌。

我们不想站哪边,但我们想站在事实这边。

可这年头,说“我想搞清楚真相”,都会被骂“冷血”。

那我们还能怎么活?以后谁还敢正常表达、正常沟通?

这事过去了,不代表没事了。

它烂在了我们学校的履历里,也烂在每个关注过它的人心里。

我希望以后再有事,不是靠谁发得快、谁骂得狠来定输赢,

而是靠证据、靠程序、靠理智。

这才是大学该教会我们的东西。

—— 武大某博士

写于 2025.7.28

心情复杂,写得乱,不喜绕行。

如影随心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