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电影,近年来难得的好电影,做到了屁股坐得正,够尊重历史,能兼顾艺术性。
这部电影把镜头压得很低很低,低到把镜头瞄准了那段沉重的历史中南京城里最普通的市民,在身份上能让观众共情。这部电影又把立意定得很高很高,高到让观影后的观众能够真真切切地理解到“铭记历史,吾辈自强”八个字的分量有多重。
《南京照相馆》的尊重历史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在观看中,我就感觉到一幕幕的场景似曾相识,其实很多的画面镜头就还原了南京保卫战期间的真实照片,甚至很多展现鬼子暴行的场景在我们的教科书和各种纪念馆中都有展示。

真正的尊重历史不是丑化敌人,不是把敌人当成傻子耍,而是把敌人的疯狂、凶残、冷血还原在大银幕上。就比如这部影片从道具成本较高的坦克方面就能体现出剧组为了还原历史作出的努力。
鬼子的坦克这方面就有区分出了94式豆战车和89式中战车两种型号。


中国军队这边,对当时国军稀有的维克斯轻型坦克和一号坦克也做了还原,仅有几个镜头的戏份,也认认真真使用了道具,足见剧组之用心。


在兼顾艺术性这方面,电影中设置“伊藤”这一角色正是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代表,本身毫无人性,表演出伪善的一面,最后在疯狂和失控中走向自取灭亡。影片的几位平民主角并不从一开始就是英雄,人物是有成长弧光的,几位中国平民的故事,从麻木只为活命,到彻底觉醒,决心拼死为了传出鬼子暴行证据的照片,展现鬼子的罪证。正是当时广大的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觉醒,民族意识空前高涨的缩影,这是民族自觉意识进一步增强的标志,也拉开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序幕。
电影结束,灯光亮起,我发现有许多观众都是父母带着孩子一同观影的,有些父母甚至在电影放映中不断给孩子解说,可能有人觉得电影展现的内容过于残酷,不适合孩子观影。但是我认为孩子不能一直只是温室里的花朵,有时也需要知道真实历史的残酷。对于那段历史,我们要记住,光是铭记,就已有万钧之力,我们的铭记,便是悬在军国主义者头上的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