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懂车帝辅助驾驶测试,是在公安部表示将会进一步加强“智能驾驶”规范管理的背景下,又拉央媒上来背书,搞的一次活动。
如果从加强“智能驾驶”规范管理的角度,本次活动已经达到目的了。
这两天全网的热烈讨论,包括著名人物、知名车企的下场发言,已经把这次的测试结果宣传范围拉到最大了。
从结果上看,无论哪款车,靠自身的辅助驾驶系统,都不能确保安全把人带回家。
即使是同一品牌的,表现差异也非常大。
这也就应上了公安部发言人的那句话: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搭载的“智驾”系统都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这些“智驾”系统都还暂时停留在辅助驾驶阶段,也就是说是由系统辅助驾驶人来去执行一些动态驾驶的任务,车辆还是需要人来操控,驾驶人才是最终的责任主体。

再回到测试上。
懂车帝主导的各种测试,比如说冬测,双车对撞,以及这次的辅助驾驶测试,我都认为是充分体现了娱乐帝的本性——大家看热闹就好了。
测试的核心是什么?
公平、公正、准确、严谨。
测试就相当于考试。
首先,你得公布测试标准。
测试标准,相当于考试大纲。
即便是古代科举,也会告诉你会从哪几本书里面出题。
测试标准要体现公平、公正,就要和设计人员、测试人员一起探讨,测试条件是什么,场景和工况应该怎么设计,测试结果应该怎么评价。
例如,GB/T39901—2021《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 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标准中,对于试验条件和车辆条件是这么要求的:

在经过充分讨论,和必要的摸底测试后,形成一套大家都认可的测试标准,这才走完第一步。
接下来是测试执行。
测试执行要体现准确、严谨。
每一条要求都应该准确无误地执行。
例如,国标AEBS标准中规定,对于静止目标条件下的预警和启动试验,对于试验开始前的位置、车速、以及驾驶员都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车速还规定了±偏差。

但是懂车帝的测试呢,从视频上看,很显然都没有去做约束,主打一个随性。
最后,是对测试结果的评价。
评价的结果一定要公平、公正,要抛除测试本身带来的误差,要确保测试的结果是可重复的。
继续引用国标,针对静止目标条件下的预警和启动性能的评价,有明确要求的。
比如预警阶段速度的下降,发生碰撞的情况等。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4.3.2.4中,5次试验至少应3次满足。
对于一项结果可能不是非常稳定、或者方法不是很成熟的测试,统计学就得发挥起作用。
而懂车帝的测试,完全忽略了这些细节,还是主打一个随性。
回到本题,车企发表“不予置评”,个人看来是非常合适的。
从专业角度,没有必要去和一个娱乐媒体争论什么,争论你就输了。
另外从这次测试的背景,规范行业宣传的意义比测试结果更重要,这也是上峰的意思,更没必要去争论。
任务完成,各自鸣金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