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回答

网友预定一餐厅要排队 13 年才能吃上,餐厅称每周只接待一桌食客,如何看待这种商业模式?合理吗?

头发秃了
510个点赞 👍

我想到了前阵子杭州很火的一家面馆,嘚嘚觅道(店名是杭州话“尝尝味道”的意思)。

这家店开了四、五年,一直有听美食同好提起——“味道不错,价格偏贵,老板很拽”。也有和饭搭子提过一起去“嘚嘚味道”,总没有成行。隔了一年半载,它越来越是让我“吃不起”的样子了。

最近的“爆火”却是因为558元一碗的“天价”拌川——叶雕博主叶来香,想要用树叶作品来置换一碗面,被店主拒绝。

就是这样一碗拌川↓

558元一碗的拌川,里面放了黄鳝、鲍鱼和基围虾。

里面放了黄鳝、鲍鱼基围虾

单看这碗面,用料足、卖相好,尤其“每碗面都经过100多下翻炒”、“碗底不油”,也成了店主最骄傲的卖点。

但这些优点在558元一碗的价格面前,就有点不够看了。

虽然在博主“叶来香”的视频里,我对于店主“不因为舆论/别家店主的做法影响而同意置换”的做法还是蛮赞同的——明码标价,愿者“上钩”(啊不,是愿者下单)。在普遍消费降维的大趋势下,“坚持不降价”和“好好做品质”这样的反“卷”行为,也引发了在设计行业大面都在“卷低价”中依旧坚持做专业输出的我的共鸣。

后来,据说是剧本……

无论是要额外收费的筷子,还是坚决不送的饮料……只有“558元/碗”的价格,是真的。

视频爆火之后,虽然争议不断,依旧有越来越多的食客来打卡,大多都是“猎奇”——要尝尝这“天价”拌川到底是什么味道。

我的却依稀记起了从前饭搭子给我种草时,价格似乎没有那么“惊悚”。即便食材够新鲜、够好,一碗面卖到上百,我是能接受的。558的价格,对我而言确实贵了。不是吃不起,而是觉得没必要。

大约因为,我从来不是老板说的“1%的目标客户”(只做1%的有钱人的生意)吧。

再来看看同店相对“实惠”的398拌川↓

同店价值398的拌川,用的是鳝段、(海)虾仁。

398拌川,用的是鳝段、(海)虾仁。料是足的味道应该也是好吃的(窈窈没去吃过,图片和评价是参考了若干探店博主的反馈),溢价确实也是偏高的。

想起美食同好对他们家的评价“老板很傲娇,一言不合就涨价,一年要涨十几次”,怪不得从前听到几十块的拌川、面条都销声匿迹了。目前最便宜的拌川,也要50元/碗。

客人太多,烧不过来,烧烦了,一下子涌进来十个骑手,我受不了,不如精简筛选客人,那就涨价。

所以,上图的398拌川,在店里只能称的上是“基础款”。(那么,50元/碗的拌川算不算是店里的“穷鬼套餐”了?)

除了拌川,店里也卖炒粉。

这是店里398一份的蛋炒饭↓

398蛋炒饭,配料还是蛮丰富的

配料有香肠、鸡蛋、包心菜、火腿肠、虾仁、牛肉、肚条、鲍鱼片,很丰富。但这样的丰富在398的售价面前,显然是超高溢价。只能说,什么价位的美食都有匹配的食客。

套用老板的话,店里的天价拌川,卖的不是食材,而是烧面/炒饭的技术。

您说的都对,但我更愿意把钱花在金沙厅桂语山房这样的餐厅。这是价值观的不同罢了。

就像这个要排队13年的餐厅,虽然多少有些“噱头”的意思,但冲着米其林餐厅主厨的手艺,这个“奇”我还是想“猎”一“猎”的。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窈慕颜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