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不合理,谁能确定自己13年后的行程?
谁又能确定这家店13年后还在?
去年年底,上海最贵餐厅,人均消费6800的UV餐厅倒闭。
UV,又称为紫外线餐厅,2012年5月18日,上海外滩18号开业。开业,当时便吸引了纽约时报慕名而来,上榜亚洲最佳TOP50餐厅、世界最佳TOP50餐厅,并连续8年获得米其林三星。
在大众点评上该餐厅人均6800元,被称为上海最贵的餐厅,也是最神秘的米其林餐厅,因为一天只接待10位客人,一般建议提前三个月在官网预订,需预先支付套餐价格的50%作为定金。10位顾客配置了超30位的服务人员,餐厅允许拍照但不准录像,不许使用闪光灯。
尽管开业的时间与地点都很讲究,时间在5月18日,地点在外滩18号,还是难免闭店的命运。

从2012年开业开始算起,到2025年闭店,也刚好是13年。
而这个龙庭餐厅,与UV餐厅的模式有点差不多,也是需要预约,不仅限量,别人是每天一档,这个主厨是每周一档。
至于为什么是每周一档,这可能涉及玄学了。
比如,准备食材需要一周,主厨的最佳状态一周只有一天,只有最好的食材,加主厨最好的状态,才可能做出最好的味道,主打一个天时地利人和。
不过,在我看来,这更有可能是一种营销方式。
通过限量来提高提高单位价格。
根据餐厅的说法,主厨餐桌是一周开放一桌,四位起订,最多六位,人均最高3300,也就是每周2万的营业额,每个月的营业额不到10万,这个可能连人工房租水电都负担不起。
不过好就好在,这只是主厨餐桌,还有大厅,大厅的消费便宜多了,只要600一个人。
那么,龙庭餐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应该就是树立标杆,提升品牌形象。
告诉大家,这个餐厅很高级,可以卖得很贵,大厅的600元一位的价格还是很超值的。
如果觉得大厅的消费不过瘾,可以尝一下他们的主厨餐桌。但需要排队。
但排队归排队,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超过一个月的计划大概率是有变的。所谓,计划不如变化快嘛。
对于周只开一桌的话,最多安排到一年以后就可以了。
排到13年后,这就相当离谱了。
从餐厅的回应来看,很多人等不了或者计划有变的取消了预订。
再来说一下国内餐饮市场的行情。
这两年高端餐饮的经营情况并不乐观,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北京限额以上(即年营收1000万元以上)餐饮企业利润总额1.8亿元,同比下降88.8%,利润率低至0.37%。
顶级意大利餐厅Opera BOMBANA北京店于4月11日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停业公告。
Tiago集团旗下的TIAGO HOME KITCHEN毫无征兆地停止了对外营业,采取了携款潜逃的策略。
最后提醒一下想预约需要等很久的餐厅的人,预约可以,如果需要交大额订金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