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回答

怎么看浙江整治「屏幕中的形式主义」,要求减少制作 PPT、视频?这能在多大程度上给基层工作者减负?

半月谈
58个点赞 👍

方向是对的,总比掩耳盗铃强,但效果不会很好,看看后续能做多狠。

其实形式主义这玩意,生命力比蟑螂还顽强,考核制度的架子只要还在,该糊弄的还得糊弄,只不过是会换个方式。

说白了就是个草台班子的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前要 PPT,现在不让做了,可能换让你做个文档简报,反正肯定要体现领导意志,能让上面看到

现在对基层的考核,大多时候看的是材料齐不齐、痕迹足不足,而不是问题解决了多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你要是材料少了一项,哪怕工作干得再好,考核也可能不合格。

这种情况下,基层只能把精力放在做材料上,谁还敢踏踏实实抓落实?

宁波那位公务员说现在开会不用做 PPT 了,能腾出手做其他工作,这话我不知道背后的语气是怎么样的,但减少 PPT 制作,能减的只会是显性的负担。

真正压在基层身上的,是那些看不见的隐性要求

比如,一项工作刚布置下去,还没开始干,上面可能就催着要阶段性总结,美其名曰「及时跟进进度」。

总结里得有数据、有案例、有图片,不然就说你工作没开展,你说基层怎么办?

不给做PPT,那拍摆拍照还是要的吧,得先把总结应付过去,再回头补干活

工作做到哪一步,需要开会吧?做的怎么样,需要检查吧?

一个干部,一天开三四个会是常事,参会的时候记笔记、拍照片,散会后还要传达、落实,真正能沉到一线干活的时间其实没多少。

检查更是没完没了,上级部门一个接一个来,每次来都要准备不同的材料,陪吃陪喝陪介绍,照样是要摆花架子。

所以我说,要真想给基层减负,光砍减少PPT这些形式主义还远远不够,得进一步改考核机制

一定要砍掉「唯上不唯实」的考核导向,基层不用为了应付考核而搞形式。

比如,多看现场,多听群众和一线干部的声音,少在办公室看材料;

多给基层放权,让他们能自主决定怎么干工作,而不是事事都要向上汇报、等着审批,减少不必要的、层层加码的汇报要求;

能不开的会坚决不开,能合并的会坚决合并,能开短会的绝不开长会;

工作干得好不好,就看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办成了多少民生实事,化解了多少矛盾纠纷,群众的口碑怎么样;

...

总之,浙江整治屏幕形式主义,开了个好头,值得肯定,但要给基层真减负、长减负,需要的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基层干部和老百姓都在看着,盼着,就看能走多远了,路还长,效果如何,咱们拭目以待。

但至少,有人开始朝正确的方向挥锄头了,这就是希望

职业导师小全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