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个回答

美国医疗集团涉嫌故意杀人以供器官移植,过去五年至少有 2 万名患者被故意杀害,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织锦
557个点赞 👍

先问有没有,再问是不是

我先叠个甲,我只对事实有兴趣,对于立场毫无兴趣,想看情绪的读到这里可以退出了。


我没有纽约时报的订阅,所以在下文中网友发出的中文版本阅读了全文(我们假设这个截图并没有被恶意更改,虽然翻译有明显的不专业,应该是机翻的,例如procurment翻译成了采购),华尔街日报我是有订阅的,所以我阅读了英文全文,版权问题以下是部分截图证明

首先我有兴趣的是这个“至少2万名患者被故意杀害”的指控。

通读全文,应该是来自于这里

也就是说,微博和提问者认为——

循环死亡后捐献 (DCD)= 故意杀人

事实是这样吗?


循环性死亡的诊断标准

循环性死亡是指循环和呼吸功能的不可逆性停止,这一诊断标准是器官捐献最常见的标准之一,是国际惯例。以下是基于澳新重症医学学会(ANZICS)、英国皇家医学科学院、以及美国相关指南制定的循环性死亡诊断标准:

  1. 确定临床背景:
  • 患者必须处于临床预期死亡或濒临死亡的情境(例如撤除生命支持治疗、心肺复苏无效、或灾难性损伤)。
  • 死亡的判定必须基于医学必要性,而非器官获取的便利性。

2. 循环和呼吸停止的确认:

    • 无可触及的中心动脉搏动(如颈动脉或股动脉)。
    • 无可检测到的血压(通过血压计或动脉导管测量)。
    • 无自主呼吸动作。
    • 心电图呈现心脏停搏或无脉性电活动(PEA),如可用也可结合动脉压力波形。

3. 不可逆性观察期(No-touch period):

    • 在确认循环停止后,需有一个强制性“无干预观察期”,以排除“自发恢复循环”(autoresuscitation)的可能。
    • 典型观察时间如下:
      • 5分钟:澳大利亚、英国及多数欧洲国家。
      • 2–5分钟:部分美国和加拿大的规范。
    • 在此期间:
      • 不可进行心肺复苏、人工通气或其他干预。
      • 建议持续监测(如心电图、动脉压监测)。

4. 死亡的确认:

    • 在观察期结束后,再次确认无心脏活动。
    • 确认无意识及无自主呼吸。
    • 死亡时间应记录为观察期结束的时间点。

5. 排除可逆性因素:

    • 排除任何可能导致表观心跳停止的可逆因素(如低体温、药物过量、肌肉松弛剂使用等)。

我们再回到纽约时报的报道

从上文,大家认为这位迈阿密的潜在器官捐献者,满足“循环性死亡”的条件吗?

至少从文中,是不符合的——循环死亡的病人是可能发生肌肉电信号的,但是如果是开始哭泣,特别是有声音的,一定是有呼吸通气的。

至少这个案例,我认为主要的问题在于“循环性死亡”的诊断问题,也就是诊断的重症/急诊医师有一定嫌疑没有很严谨的去诊断循环性死亡。

但是仅根据文中体现出的信息,并不能说明这个病人一定不是循环性死亡,这个是有一定外行人指责内行人的偏差的,能流泪,能咬呼吸管并不代表没有循环性死亡,特别是还有这么多其他的更为决定性的诊断标准

文中的吹哨人,一个是外科技术员,一个是器官获取组织的工作人员,都不是临床工作人员,他们对于死亡的理解和临床医护人员对于死亡的理解是截然不同的,我们也必须要把这部分的偏差考虑进去 (虽然我认为器官获取组织的工作人员吹哨,大概率是看到了不少对于流程不尊重,对于流程上尚未死亡的病人推进了器官捐献流程)


通读了三篇文章以后,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1. 美国的器官捐献系统是有非常大的问题的,主要出现的是流程上的问题,特别是的确有例子在病人尚没有医学上被宣告临床死亡前就推进了器官捐献的流程,有是绝对有的,至于数量到底有多少,我认为从以上三篇文章中直接推出2万名受害者是没有根据的。
  2. 这些谬误是不是医疗集团为了利益故意为之,三篇文章都没有提出医疗提供机构集团的直接指控。他们的担忧是针对organ-procurement organizations(OPO),也就是从政府获得合同,组织和安排器官捐献流程的机构,特别是他们的利益和病人的利益相左,可能从中强硬的推动整个流程的进程。万一遇到伦理比较差,或者对流程不尊重的医生,就很有可能造成一个本应可以获救的病人遭到谋杀。
  3. 我认为美国模式的OPO,虽然是“非盈利组织”,居然资金还有performance benchmark,而且按照器官数量从医保和移植中心获得”费用“(或者我能不能说是佣金?)搞得像买卖中介一样,是极其畸形的,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也不奇怪
  4. 一周之内第二次说这个观点——为什么我们需要医学是精英教育,一个不止注重成绩,更是品格和同理心的教育——因为我们需要德才兼备,爱惜自己羽毛的医生,通过体格、品格、学识、技术的层层磨练和选拔,才能信任这样的人去为我们做最好的决定,或者在弥留之际为我们站出来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Nulli Cedo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