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个回答

如何看待最近爆出的「mask park」事件?这是真的吗?

黑黑同学
879个点赞 👍

就这样说吧

1能自主翻墙

2出去主要是搞颜色

3活跃在纸飞机

4取向一致

5进入这个群组

从1到5,每一个步骤,人数可能都得除10,最少都得除5

6刚刚看看到说这个群组收费,那得除100

所以你现在是跟我说,到第五步了,还能有10万+

这已经不符合传播学

更不合理的是,它竟然能在10万+组织里保密这么久,你们是真当女孩子就不翻墙了?


以我多年混迹互联网和翻墙的经验来看

能自主且热衷翻墙的“适龄”小伙计有没有90万都不好说

我见过一大群本硕写毕业论文不会出去找文献的

就知乎已经是操作水平比较高的app了,经常都会跟我说“好人一生平安”

b站更是,种子车牌都不会用的一堆



纸飞机在国内相对来说其实没那么大众,它注册比x还麻烦点

用户说实话也少很多(毕竟大概率x也就够了,实在不行还有别的去处,纸飞机的实用性其实没那么强)

群组有时候还没那么好找(特别是你叫什么maskpark,就一点不符合大家的观看习惯好吧,主题也不行,就不是流行主题。我再说直白一点,著名国产的某1的日活有没有1万+都存疑),凭啥一个组日活能有10万+?科学吗?不科学好伐。

大概率就是一个群有个几十万点击量,活人几百个,然后几万个机器人那种。


但说回来,这种问题是一直有,该打击的打击,什么偷拍啊监控啊,但真没必要夸大其词制造男女的一种恐慌感和对立感


另外,有时候在互联网上,或者在生活中,有个垃圾人的说法

大概就是你每遇见100个人里,就会有三四个类人,他们不能当正常人来看的(不分男女),这一类人暂时是不可能“消灭”的,搞清楚这一点,自己的生活会舒心很多,不信你试试

然后就是我一贯喜欢的批评新闻工作者了(要是这事不沾你们我也懒得说,就是为了最后这几句来的),新闻工作者真应该有点文化,培养自身的姿势水平,别老天天想搞个大新闻。

个体可以存在认知偏差,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你们作为新闻工作者,你们不考察核实一下?你们也没有数量敏感性?你们不知道你们文章写出来意味着什么?

能不能有点底线啊

劝尔一杯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