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称出现「蝉灾」,晚上被蝉鸣吵得无法入睡,还被蝉尿困扰,为什么今年蝉这么多?蝉尿对人有危害吗?
- 3042 个点赞 👍
冷知识:
1.蝉尿对人无害,但不建议品尝(尽管蝉尿微微甜);
2.蝉每天排泄量可以超过自身体重的300倍;
3.蝉不仅尿量大,而且尿液射速秒杀大象...
好了,展开说说自然界的撒尿冠军,蝉。
天降的“甘霖”,以及动物界的“尿尿大王”
说起被蝉尿骚扰这件事,厦大的朋友非常有话语权:
夸张吗,不夸张。
我放张动图大家感受下:
当然,这种“福利”不是国区特供。
在国外,人们把众多蝉趴在树上往行人滋尿的无良行为称作“蝉雨
(Cicada Rain )”,可以说非常形象。树上的虫子千千万,为什么就蝉撒尿这件事,被冠以“雨”的名号?
这要从营养及代谢说起。
不知道大家看动物相关的纪录片发现过这种现象没——肉食性动物日常懒懒的,偶尔一顿狩猎就可以抗饿好久,而植食性动物似乎一整天嘴里都得嚼点绿叶子。
其中道理不难理解,鲜肉及脂肪的热量远超于植物,肉食性动物可以在一次性狩猎中获取充足的热量,而大体型的植食性动物则需要不断进食低热量的植物来维持身体所需。
蝉呢?我们的小天才选择对着树嘬嘬嘬嘬嘬。
蝉拥有一种针管形状的口器,在就餐时,它把口器插入植物的木质部,吮吸其中的汁液。
好消息,这种口器很成功,吮吸“树汁”起来得心应手。
坏消息,木质部汁液的营养非常贫瘠....超95%的成分是水。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变种人,唯一的超能力是永远不会水中毒。
现在你被关在一个变种人监狱里,每天的主食就是不限量供应的粥,出于典狱长的变态癖好,供给你的粥被稀释成无限接近水的状态,你会怎么保证活下去?
喝,玩命喝(看到这里的朋友请喝一杯水)。
蝉的情况就是这样,既然主食的营养太贫瘠,那我一整天别事儿不干,光一边喝一边尿不就完了?
像个水泵,一只蝉每天要吸入超过体重300倍的"树汁”,然后排出几乎同等重量的尿液。[1]
一边猛猛嘬,一边迅速排,蝉的身体结构几经进化,已经能靠这种方式保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2]。
同时,持续的排尿可以带走蝉体内的热量,让它们适应炎热的夏季,使得蝉鸣成为夏季的背景音。
夏天的蝉belike 顺带一提,蝉会在其他动物接近时撒尿驱赶。
所以当你头顶有只蝉拿尿滋你时,你默认它是故意的就行。
回归到正题,蝉尿对人有害吗?
正是由于这种快进快出的进食习性,蝉的尿液也无限稀释,95%的水+代谢废物。
有研究分析过,蝉尿中废物的构成主要是微量的氨基酸、蔗糖,以及钾、钠、钙、镁、氯离子和磷酸根离子,营养略低于树汁。[2]
受树品种的影响,蝉尿也可以呈现不同的风味。
比如有的植物含糖量高,蝉尿糖分也跟着高。
一些更离谱的,像蝉的亲戚小贯小绿叶蝉,其尿液被称作“蜜露”。
加上蝉身上不带什么可以感染人类的虫媒传染病,蝉尿可以说是无害的,几乎就是树汁的淡化版。
偶尔滋到身上不必太在意,也不用焦虑,洗一洗就好。
实在是经常被蝉尿骚扰,出门记得带伞。
至于为什么带伞,是因为蝉尿真的很猛....
拥有蝉(知了,蝉科)这样饮食及代谢习性的,其实并非蝉一家。
像蜡蝉(蜡蝉科)、沫蝉(沫蝉科)这些亲戚都这么活着,只不过这些亲戚的体型小,尿尿也是一滴一滴的。
这种现象有多离谱?
通常来说,我们人类和其他体重超过3千克的动物,排泄的时候会产生一道尿柱。
而体重较轻的昆虫或小型哺乳动物,尿液都是一滴一滴落下,比如老鼠。
2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蝉不仅成股喷射尿液,而且喷射速度可达3m/s,这一速度超过了大象、马和人类。[4]
与此同时,蝉每天要排出300倍自身体重的尿液,也就是说一只2g重的蝉,每天要产生接近一斤半的尿。
这就好比一个150斤重的成年人,一天尿出22.5吨。
It's a hard way to make a living(这是一种艰难的求生方式)——阿拉巴马大学亨茨维尔分校
昆虫学家Carrie Deans让我不得不想起《侏罗纪公园》
里的那句名言:蝉吸贫瘠的树汁,蝉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地下,蝉没有灭绝,蝉称霸人类城市的夏天。
至于今年的蝉为何尤其多?
这是一种典型的“大小年”现象,受气候、环境的影响,多种处于不同生长周期的蝉品种叠加出现,历史上这类情况非常多,不需要担心。
还有一种可能,并不是蝉多了,而是天太热。
蝉的鸣叫来自雄蝉的求偶,30℃以下一般就不叫了,今年的夏天尤其热,雄蝉晚上也在叫,给了大家蝉很多的错觉。
于我看来:
蝉的一生,经历4个阶段,卵在树枝的木质内,第二年气温转暖时孵化;若虫钻进泥土,在地下生活数年,然后破土而出;末龄若虫破土后羽化为成虫,成虫爬上大树,享受它虫生中最后的60天。[5]
短则3年,长则17年,蝉在泥土里沉寂了几乎一辈子,一生中只有短短几十天能见到天空。
蝉代表夏天,也让蝉就这样拥有夏天吧。
以上
参考
- ^R. A. Redak et al., The biology of xylem fluid-feeding insect vectors of Xylella fastidiosa and their relation to disease epidemiology. Annu. Rev. Entomol. 49, 243–270 (2004).
- ^abCheung W W K, Marshall A T. Water and ion regulation in cicadas in relation to xylem feeding[J]. Journal of Insect Physiology, 1973, 19(9): 1801-1816.
- ^V. Novotny, M. R. Wilson, Why are there no small species among xylem-sucking insects? Evol. Ecol. 11, 419–437 (1997).
- ^Challita E J, Bhamla M S. Unifying fluidic excretion across life from cicadas to elephant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4, 121(13): e2317878121.
- ^Williams K S, Simon C. The ecology, behavior, and evolution of periodical cicadas[J]. 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 1995, 40(1): 269-295.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云杉 - 122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oon - 447 个点赞 👍
什么蝉尿,那是蜜露
(honeydew)!不仅对人无害,而且好吃、能吃、昆虫们都爱吃!蜜蜂甚至还会采集蜜露做蜂蜜呢!
↑被树汁和蜜露吸引的蜜蜂,采集的树汁和蜜露会被蜜蜂用于生产蜂蜜
包括蝉、蚜虫等半翅目昆虫
取食树汁时产生的排泄物被称为蜜露(honeydew),蜜露的主要成分是水,并含有一定量的糖、氨基酸、无机离子等蝉是取食树汁的,它们的嘴巴就像是一根根吸管,会插在树皮里吸树汁。但是一方面蝉的消化能力并不强,另一方面,夏天的时候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强,植物内部的液压高,蝉吸取树汁的速度非常快,而树汁中的大部分糖分并不会蝉吸收,而是以蜜露的形式被排放出来这些蜜露对于其他昆虫而言就相当于糖水自助,并且蝉在树皮上扎出来的洞相当于一个个树汁水井,这些蜜露和树汁会吸引大量昆虫来取食
我在野外的时候就观察到大量的各种昆虫取食蜜露和树汁的现象:
↑被树汁和蜜露吸引来的蚂蚁
↑被树汁和蜜露吸引来的欧洲胡蜂
,体形巨大↑同样被吸引来的秃面胡蜂
↑被吸引来的大型叶蝉
与此同时,虽然很少人会这么干,但是蜜露对于人而言是可食用的
毕竟蜜露的主要成分是水分,还含有少量的糖,蝉取食的植物也基本是无毒的。不同植物的含糖量不同,比如有的枫树树汁的含糖量尤其高,蝉在其实这些含糖量高的植物时产生的蜜露含糖量也会更高,喝起来也会更甜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我是尝过蜜露的,站在树下用嘴接过_(:_」∠)_
个人评价是味道有点淡,不够甜,尝起来其实跟直接喝树汁差不是特别多_(:_」∠)_
可以尝试,但没必要喝太多
不过蜜露也有缺点:由于含糖量太高,蜜露很粘,沾上蜜露的树皮、树叶容易滋生黑色霉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停在树下的车辆、放在树下的物品沾上蜜露后也会变得脏兮兮黏糊糊的
↑夏天停在树下的车容易被洒一堆蜜露,然后变得又脏又粘又难清理
所以不少人估计会因此不喜欢蝉吧_(:_」∠)_
以上
©️犬君拌汪酱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犬君拌汪酱 - 23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Gemini - 224 个点赞 👍
蝉灾,这个事,山东人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则山东人嫌上海太热,都逃回山东和东北了
二则蝉嫌山东人太能吃,都向南逃到上海来了
此消彼长,两相结合,蝉灾亦成(手动狗头)
查看全文>>
yxqyl727 - 12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阿牛 - 95 个点赞 👍
北京
这边也差不多,我住7楼,昨晚一只蝉愣是飞到纱窗上,几乎就是怼脸嘶吼,那动静简直了!当时气得我都想拎个桶、揣上手电,连夜去地里把它们子孙八辈全端了!今年蝉能这么嚣张我看就是这几年吃的少了!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neilwang - 9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逗我玩的时候就行了 - 7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黄金蛮牛 - 6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左中堂 - 60 个点赞 👍
据我观察,蝉灾的最大因素就是鸟类的缺位。
我今年入夏以来已经救治了两只因中暑丧失飞行能力的鸟类,这在往年是相当罕见的。目前的气温下,只有生命力顽强的麻雀还能正常活动,喜鹊、燕子都已经基本失踪(或者白天狗着,只有清晨才出来,狩猎时间被压缩到每天3个小时或更少)。而蝉作为变温动物其体温变化范围更大,不像鸟类和哺乳动物那样对温度敏感。
极端的高温导致鸟类在其生态位上不能履责,自然蝉就无限猖獗了。
查看全文>>
冬阶 - 3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去什么好呢 - 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1840 - 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王欣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韩韩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写意章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aki kawa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Lily-G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枪兵 - 0 个点赞 👍
说个冷知识,鸣叫的蝉是公的,没肉不能吃,不叫的蝉是母的,能吃。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院子里,点起一个火堆,不一会儿,蝉就飞过来了,很容易就抓到,然后起锅烧油炸炸吃了。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iCoA首席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