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做了很认真的历史考证,所以给观众以极大的震撼。
我特别想提到一个细节,影片中日军进城仪式,走在第一个的日军将领,并不是松井石根。这才是真正的历史,南京大屠杀的元凶,正是这个灭绝人性的人渣:朝香宫鸠彦王。
1937年11月底,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松井石根突发高烧,同时慢性肺结核发作,不得不卧床,无法主持军务。12月2日,朝香宫鸠彦王接任上海派遣军司令,7日抵达南京城外。听取各攻城部队的报告后,以俘虏太多无法控制为由,密令各部队“杀掉所有俘虏”。在之后的攻占南京城前后,下达的军令更是简单直接:全部杀掉。得到该军令后,以第16师团为主的各部队均严格落实:“由于方针是大体不要俘虏,故决定将其赶至一隅全部解决之。”(第16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12月13日的日记原文)。这个人渣直属的第16师团,在数月时间内,系统性的屠杀了近16万中国军民,是其他师团加起来的几倍,《东京日日新闻》上著名的“百人斩比赛”的军官野田毅和向井敏明正是第16师团的。
更灭绝人性的是,朝香宫鸠彦王又指使负责安排日军在南京地区宿营的,华中方面军副参谋长武藤章以“城外的宿营地不足”和“饮水困难”为由,修改了松井石根原先要求日军官兵在南京城外宿营的命令,宣布城外的日军部队可随意在南京城内选择宿营地。导致南京城内充斥着各种杀人放火、奸淫等暴行。现藏于美国国家档案馆中,针对1938年1月17日日本外务大臣广田弘毅从东京发给华盛顿日本驻美国大使馆的密电,记载如下:“据可靠的目击者直接计算及可信度极高的一些人的来函,提供充分的证明,日军的所作所为及其继续暴行的手段,不少于30万的中国平民遭到杀戮,很多是用了极其残暴血腥的手段。”但美国出于种种考虑,这份密电没有作为证据提供,最终国际军事法庭经过两年的审理,认定在日军攻占南京时,南京城及附近地区共有2万余名中国妇女被日军强奸,有20万余人遭屠杀(不是二十余万,而是二十万余人,这也是后来日本不承认三十万这个数字的由来),其中至少有四分之一是平民,市区三分之一被有意地纵火焚毁,所有值钱的物品被掠夺。
1938年,由于日军在南京的野蛮行径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日本大本营不得不撤销上海派遣军建制,朝香宫鸠彦王和松井石根等人被召回日本。归国后,日本各界如同对待凯旋的英雄一样欢迎他们。天皇裕仁在叶山皇宫接见了他,同其亲切交谈,当面对其“战绩”大加赞赏,并特赐银质花瓶一对以示褒奖,同时宣布恢复其朝香宫的皇室身份。随后,朝香宫鸠彦王出任军事参议官,1939年又晋升大将,出任贵族院议员,并兼任伤病军人会总裁,负责伤病军人的抚恤和安置工作。1942年,获一级金鹤勋章。
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宣读投降诏书。第二天,朝香宫鸠彦王便以“为向出征中的将士传达陛下之真意”为由,赶到南京和侵华日军总司令部研究,投降后军事机密问题的处理及作战资料的销毁。换句话说,南京大屠杀的资料经过了两次系统性的销毁。
由于美国决定保留日本皇室,所以南京大屠杀的元凶朝香宫鸠彦王靠着皇族的身份,逃脱了法律的制裁。1947年,盟军为压制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大力削弱日本传统贵族的影响,撤销了大批日本宫家的皇籍,朝香宫鸠彦王也被剥夺了皇籍,不得不离开了位于日本东京的白金王府移居热海。
改名为朝香鸠彦每天继续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后来还成为“日本高尔夫球俱乐部”的名誉会长。1951年12月18日,信奉天主教并成为天主教徒。又度过了30年岁月静好后,于1981年4月12日,在静冈县热海终于毙命,活了9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