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个回答

女篮亚洲杯半决赛,中国女篮81-90负于日本女篮,如何评价这场比赛?

佐佐木光次郎
1260个点赞 👍

强壮和高大可以占弱小的便宜,但聪明却可以占强壮的便宜,这是看完比赛走在深圳雨夜里我脑海中的第一句话。

这是一场让人倍感失望的比赛,中国女篮从反超到领先,再到被对手在下半场一次次用三分回应和打懵、最后被日本教练用回旋镖花式打脸。把球给张子宇!防底角三分!!别上双塔!抢篮板!这是今天身在现场的我喊了最多的话。

我们都知道上一场比赛结束后,中日教练对喷垃圾话:日本新帅盖恩斯认定自己的弟子们拿出对阵澳大利亚的状态就可以战胜中国;而宫指导则说希望日本队的下半场不要那么无能。

动图封面

但不得不说,上半场日本女篮并没有食言,她们的秘密武器田中心堪称客场消音器级别的发挥,第一节比赛甚至就该叫田中心大战中国女篮,从去年U18开始就非常夸张的田中心在第一节直接上来就爆种;下半场反而是我们脸被打得啪啪作响——在韩旭第三节上来命中三分领先5分以后全面哑火到落后两位数,我们的表现才是无能。

首节打满投篮9中8,三分5中5砍下21分2篮板,一瞬间几乎是利拉德和库里附体:横移三分、后撤步超远,实际上很多回合中国女篮已经在死命挤掩护但就是那一点空隙都可以打进,相比于后面崩盘,第一节这种感觉让人觉得有些绝望。

动图封面

田中心垄断日本女篮前10分——实际上中国女篮开场慢热的老毛病又犯了,前三分钟打得没有章法有些乱套,又是杨舒予先开局稳住局面但显然日本队的三分有些太过于超标。

日本女篮的布置非常有针对性:可以看到大量的无球掩护和弱侧跑动,一旦外线出手三分,几乎两侧的锋线和内线球员就会试图冲抢进攻篮板来获得更多的出手机会。

第二节宫指导尝试张子宇-韩旭双塔战术也并没有取得相应效果,不仅被日本用五外追着打到落后八分,甚至张子宇打得还不如第一节。

动图封面

上半场日本队三分16中8,三分命中率高达50%,但中国女篮之所以能追平的关键在于张子宇在最后两分钟上场连得6分,在短时间内打出了一个8-0的进攻高潮。

中国女篮在本场比赛的问题太多太多,对面小个子球员居然有更好的体能和基本功、我们的球员罚球稀碎且进攻没有章法——更为直接因素是在如此强度下我们的球员显得完全适应不了这个强度的比赛,头脑发懵加动作变形。

动图封面
这个回防匪夷所思

打到最后没体能、防守端找不到人(哪怕今天张子宇没上加不守联防的情况下)、完全找不到强侧去攻击对手小后卫;进攻端也是全体乱套,如果张子宇拿不到球就不要上张子宇折磨自己、第四节乱套的时候明明四分钟可以追分就是不敢打快投三分,韩旭面对小后卫总是想投篮而非面框杀伤。

与热身赛溃败相比,日本多了很多此前我们闻所未闻的战术,我们在两场热身赛赢了对手四十分情况下一无所知,反而是日本人把我们研究明白甚至可以根据中国女篮站位和联防搞针对,我们的打法和策略完全就是小学生级别的老土和呆板。

很多东西你看得费解:尤其是上半场明明日本三分已经非常可怕的情况下,为什么还在下半场还继续上双塔?(尤其是双塔下半场刚被拿上来,日本就马上换了休息好的田中心来提速)。全场比赛日本投出了34-16的三分命中率,我们三分只有23-6,为什么还是不搞搞小阵容给日本的外线手感上一些强度呢?

动图封面
这种吹罚也没有看到教练抗议,真的费解

固然第四节张子宇上场时有几个进攻是裁判没给,但20-8罚球差距很难让人把败因归结于裁判,今天40-35的篮板数量差或许才是问题的重点——哪怕日本带了渡边来针对中国内线,但平均身高还是在差了太多(202cm和178cm的差距啊),很多到手的篮板都没有卡位,带了一大半的锋线球员都不懂得保护篮板。

今天比赛最后从四分钟落后4分到最后以9分落败,反直觉的事情是日本女篮在领先情况下越打越快、中国女篮反而在落后时来来回回无效传球直到韩旭外线进了一个三分,此时已经让人有些不敢直视这场比赛。

动图封面

下半场一次次没有保护好篮板给了日本女篮太多把手感养起来的机会,“进攻看自己手感、防守看对手手感”——说实话这种问题在中国篮球的历史上发生了太多太多次。

我并不认为一个十八岁的张子宇目前可以改变这些困难,当然我更不认为今天17分9篮板,黑子们喜欢说那个正负值+6是中国队最好的她要为溃败负主要责任。

如果中国篮球已经沦落到把输球怪罪到一个刚刚打职业比赛的十八岁球员,去怪她无比明显那些优缺点,那中国篮球的未来注定可悲。


在现场的我看到了一个细节:在张子宇罚球时日本主帅甚至直接拉着球员替补在画下一个回合的进攻战术——然后下一个回合日本果然利用掩护再一次在我们替补席的眼皮子底下命中了底角三分,技战术差距已经碾压了天赋差距。

动图封面
没记错就是这个回合

比赛结束时,日本队主教练盖恩斯面对现场镜头咆哮,在球迷面前贴脸开大。说真的我讨厌这种行为,但那一瞬间我才意识到这个外籍教练和日本球员在客场何尝不是背负了莫大的压力,能取胜不仅仅在于她们的逆天手感,更在于他们真把我们研究透了。

先进未必打人,但落后必然要挨打,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教训。

刘晨光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