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个回答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会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和对外关系产生哪些影响?

wind
62个点赞 👍

这项超级战略工程总算脱密开工了,在此之前它一直处于极度敏感且高度绝密的状态,这不仅是能源工程,更是重构中国西部生态、破解地缘困局的战略支点。

新疆,网购不包邮,是为什么?因为新疆真的很大、很大!快递从乌鲁木齐发往和田(约1000公里),相当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但仍在疆内!

新疆 ≈ 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陕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等12个省市的总面积

新疆 ≈ 将长三角、京津冀、中原三省全部合并,新疆仍比这更辽阔

新疆 ≈ 9个贵州,或者8个湖南,或者13个福建 ,或者16个浙江

新疆≈伊朗+韩国(16倍首尔面积)

中国总面积 960万km² ,新疆独占 17.3%,占咱们国土面积的1/6,但没有足够的水资源,根本支撑不起一个一带一路的桥头堡。

西藏地区的雅鲁藏布江,不仅是中国最长的高原河流,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流域面积达24万平方公里,年净流量高达1654亿立方米,在中国仅次于长江。

新闻中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位于西藏林芝市(水位2558米),年发电量超三峡(约3000亿度,约为3峡大坝的三倍),既能短期改善藏东南灌溉,巩固粮食安全,又是曝光比较多的红旗河引水工程方案初始位置。

新疆与雅鲁藏布江上游的直线距离约400公里,规划中的红旗河工程需穿越这400公里,在昆仑山喀喇昆仑山交界处开凿超长隧洞(类比引汉济渭秦岭隧洞98.3公里),并建设三级泵站以克服2000米以上高差。

400公里相当于北京至太原的直线距离,或上海至合肥(约430公里)。若为平原地区,高铁仅需1.5小时即可抵达。但在青藏高原,两地间横亘着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的雪山群,以及平均海拔5000米的羌塘无人区,实际车程需绕行近3000公里(如新疆和田至西藏阿里公路距离)。

这一数字在地理尺度上看似接近,但受制于青藏高原极端地形和自然屏障,实际跨越难度极大。通过“截弯取直、隧洞引水”方式开发梯级电站,开凿50公里深埋隧洞穿越12条断裂带,这一技术直接为规划年调水600亿立方米的“红旗河”调水工程储备了核心能力。

新疆年均降水量仅150毫米(全国均值1/5),而隧洞系统未来可改造为输水主干道,避开地表生态扰动,实现藏水入疆。若调水成功,新疆塔里木盆地可新增耕地2亿亩,改造20万平方公里绿洲。

新增2亿亩耕地是什么概念呢?

相当于河南省耕地总面积,再造一个东北平原(3亿亩耕地),全国现有耕地的10%!

耕地扩张可承载1~2亿新增人口(当前新疆仅2500万人),吸引中东部农民、农业科技人才西迁,彻底改变“地广人稀”现状


预计1.5亿亩用于粮食生产(小麦、玉米等),当前中国粮食进口超1.4亿吨,工程可年增产粮食超2000万吨,相当于减少全国粮食年进口量的15%

这将彻底改变咱们新疆的农业格局!

新疆将跃升为全国最大商品粮基地,与东北、华北形成“三足鼎立”的粮食安全格局,大幅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如大豆进口依存度可从80%降至65%!

剩余5000万亩耕地种植棉花、番茄、枸杞等高附加值作物,推动新疆棉花产量从全国87%提升至95%以上,掌控全球棉纺定价权!

配套光伏温室技术(水耗降80%),可年产120万吨反季节果蔬,填补国内冬季高端农产品缺口

藏水入疆不仅是耕地量的扩张,更将重构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基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农业带将崛起,配合光伏治沙技术(板上发电、板间种植),形成“绿电+农业”复合生态体系

农业产业化创造85万个直接岗位(如智能灌溉工程师、基因育种员),带动物流、旅游等关联产业就业210万人,夯实“稳疆兴疆”根基

新建耕地将100%应用智能滴灌系统(当前新疆普及率仅45%),单位水效提升至6.8元/立方米(全国平均1.2元),农业用水占比从89%压缩至70%

依托北斗导航、无人机巡田、土壤墒情传感器,实现“荒漠变云端农场”,亩均管理成本下降40%

塔克拉玛干沙漠年蒸发量2500毫米,仅400公里外的雅江水源若以1%流量调入,可改造20万平方公里绿洲,将新增绿洲13.3万平方公里

占塔克拉玛干沙漠39.4%

植被蒸腾作用可使区域降水量增加15%~20%,逐步逆转沙漠扩张趋势

这里,我还是想急吼吼的说一下雅鲁藏布江工程会让不丹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2023年,中国与不丹成功签署了一项历史性的边界协议,标志着1290平方公里的争议领土(含库拉冈日峰及洛扎雄曲河谷)正式划归中国西藏山南市。

这不仅是中不两国解决边界争端的重大突破,也在南亚地区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使印度保持高度警觉,因为这片领土的战略价值很高!

洛扎雄曲河谷南端紧邻不丹-印度边界,形成从西藏直插印度阿萨姆平原的天然通道

若中国通过基建升级。如修建公路或铁路,可在48小时内向印度“鸡脖子”西里古里走廊投射力量,大幅提升对印战略威慑力
印度的软肋

“西里古里走廊”是印度公路、铁路以及空中大动脉的枢纽地区,被称为“咽喉地带”,走廊两侧是尼泊尔和孟加拉国,北面就是不丹,周围还接壤着锡金、大吉岭等其他地区,因此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有人说,西里古里走廊就是印度的“七寸”。

西里古里走廊如此狭窄,那么派兵切断西里古里走廊,是不是就能切断印度与东南亚和中国的联系,让印度痛不欲生?达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

西里古里走廊东、南、西部皆为平原。在西藏日喀则,有个地方叫亚东县,面积只有4310平方公里,但绝对是“刀口舔血”的存在。为啥这么说?因为它离印度最敏感的西里古里走廊不到100公里。

对于习惯制造边境摩擦,又神经敏感的印度来说,自然难以接受这一走廊带来的“战略弱点”。为了弥补“鸡脖子”带来的“战略弱点”,印政府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自印巴分治以来,印中央政府常年在西里古里走廊屯集重兵把守,包括阿萨姆步枪队、边境安全部队、西孟加拉邦警察部队。

因此,不丹借此获得与中国谈判的杠杆,若印度施压过度,不丹可默许中国使用该通道,迫使印度让步。2024年印度因不丹与中国走近而削减燃油补贴时,不丹即以此暗示可能开放过境权,最终促使印度恢复援助。

印度过去长期通过控制不丹水电站(印资建设、强制购电)扼住其经济命脉,但墨脱水电站将改变这一局面:

墨脱年发电3000亿度,预留200亿度专供南亚。不丹若接入该电网,电价可低至0.1元/度(当前购印电价为0.3元/度),年省电费4亿美元,占不丹GDP 10%

中国承诺协助不丹在北部新建水电站,如库拉冈日峰周边,取代印度控制的南部电站。不丹水利部长2025年称:“我们将用中国技术重掌水电主权”

不丹彭措林地区已试点中国光伏提水系统,灌溉效率提升3倍,农民收入翻番。该模式正向全国推广,削弱印度农业援助影响力

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不丹都处在以西藏为核心的青藏高原系统的覆盖之下。

公元七世纪,不丹隶属吐蕃王朝,并于八世纪中叶接受了藏传佛教的教义。

九世纪时,吐蕃王朝覆灭,不丹逐渐走向独立,但随着藏人的大量涌入,藏式行政体制被引进,藏传佛教地位不断巩固,不丹的藏文化属性依旧坚实。

随着中国与不丹、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合作日益深化,印度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正受到挑战,其传统地缘影响力可能被逐步削弱。

在今日不丹的国旗上,仍有四足三爪龙的图案,这显示出了中国文化的久远影响。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是尊重主权。

中国以雅鲁藏布江水权为纽带,拉拢尼泊尔、孟加拉国组建“跨境水电联盟”。不丹作为核心成员,可向三国售电并获取过境费,年增收6亿美元!

2025年印度签署《印不水电新议定书》,首次承认不丹有权自主对外售电,并承诺十年内撤出60%驻军!

2025年不丹首次在官方文件中将西藏称为“西藏”(非“中国西藏”),虽引发印度抗议,但不丹坚持“这是主权国家的表述自由”!

说完了不丹,那咱们就来说说印度啊!

还记得之前印度大喊,说咱们使用秘密隧道将雅鲁藏布江水引到新疆沙漠吗?2017年,印度媒体报道称,卫星图像显示雅鲁藏布江消失在中国的一个900米的地下隧道中。那时我就在关注着这一工程何时能广而告之出来!

印媒称卫星图像显示,在布拉马普特拉河(注:上游为中国西藏境内的雅鲁藏布江)上有一座巨大的新水坝,似乎吞没了近一公里的整个水流。

印度媒体猜测这或许是能证明中国引水工程的第一个证据。而且印媒还表示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地区的河水之所以会变成黑色,与中国计划将河水引到到塔克拉玛干沙漠有关。但印媒同时也表示这份图像的测量是在非常低分辨率的图像上进行的,可能不准确。

而香港《南华早报》就曾报道称,中国工程师已经提交了建设1000公里水渠的申请。该计划一旦被批准,这条世界最长的水渠将从雅鲁藏布江向塔克拉玛干沙漠运送100亿至150亿吨的水,给位于下游分支的印度和孟加拉国造成巨大影响。

当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就已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做出回应:“据我了解,该情况不属实。”这一幕,能不能让大家想起咱们的景洪水电站工程屡屡在外交部发言人的发言中出现?

2009年,联合国一份报告指出,由于中国大肆修建水坝,对湄公河流域的未来构成了最严重的威胁。湄公河是世界主要大河之一,也是该地区的主要水源。

湄公河在中国境内名叫澜沧江。 中国在湄公河上游(位于云南省境内)修建了8座水坝。联合国的报告说,它的蓄水能力相当于东南亚所有水库的总和。

2016年,越南正在经历9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近百万人缺乏日常用水,近16万公顷稻田受灾。当时越南向中国方面请求释放云南景洪水电站的库容,帮助其缓解湄公河流域的旱情。越南外交部发言人范秋恒表示:我们认为,保护并且可持续性地利用湄公河的水源是沿岸国家共同的责任。

“中国政府克服自身困难,尽最大可能作出努力,决定自2016年3月15日至4月10日通过中方境内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宣布了云南景洪水电站开闸放水的消息,希望能够对缓解下游的湄公河沿岸国家的旱情有所帮助。

开闸放水的景洪水电站

下游国家往往将上游水利工程视为“生存性威胁”。例如,埃及依赖尼罗河提供97%的淡水,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GERD)的蓄水被埃及视为对国家安全的直接挑战,甚至称其为“水炸弹”。

类似地,印度将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视为东北部农业命脉(占其水资源30%),对中国水电工程存在“断流恐惧”。

看到了没?雅鲁藏布江工程,让我们能卡住印度的命门,关键时候,能切断它的补给线、盯住它的粮仓、控制它的水源;同时,我们还在这里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水电站,让这些城市具备长久自持能力,既能打仗,又能发展。说白了这不是“边陲防线”,而是我们手里的战术支点。放在和平年代,是经济带动边疆;等到需要的时候,它们就能一跃成为战场上的王牌节点。

其实呢,与印度的无端担忧不同,中国建设这座超级水电站,有着明确且正当的战略考量。

雅鲁藏布江水电站的建设将能通过科学的调度管理,发挥“雨季蓄洪、旱季补水”的作用,帮助印度缓解恒河平原的季节性洪涝和干旱问题!

2024年湄公河干旱期间,中国景洪水电站向下游紧急补水27亿立方米,让泰国农业损失大幅减少,就是最好的例证。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杜木头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