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新闻事业发展到“抗战”爆发的那一年(1937年)时就已繁荣到了存在520家不同的“新华社”、520家互不统属的新闻通讯社的程度!当时光是安徽省安庆市一个市就同时存在着30多家新闻社!《常言道——近代以来最重要的话语录》一书中 名为“新闻”的那一章的第1小节中说:
“1937年3月止,中国各种民办报纸已有1518种,公、私营电台78家,公私营通讯社520家,其中绝大多数为私营。著名的通讯社如国闻通讯社、申时通讯社,著名的报纸如《申报》、《大公报》、《国闻日报》,著名的出版社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等,均为私营。”(这是那个小节的倒数第2个段落)

下面的是当时一部分通讯社的名称及其总部所在地:
国闻通讯社(总部所在地:上海)
劳动通讯社(上海)
申时电讯社(上海)
中兴通讯社(广州)
公民通信社(广州)
平民通讯社(北京)
忠秧通讯社(广州)
国民通讯社(上海)
上海通信社(上海)
湖北通信社(武汉)
湖南通信社(长沙)
北京通信社(北京)
新闻编译社(北京)
新华通讯社(延安)
全民通讯社(太原)
民族革命通讯社(山西吉县)
中国新闻社(北京)
河洛通讯社(洛阳)
西北通讯社
大中华通讯社
下面的是当时安徽安庆市部分新闻通讯社的名单(含外地新闻社驻安庆的分社):



“抗战”期间的1939年5月1日,即当时我国的法定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时,当时我国的“临时首都”——“陪都”重庆举行“国民公约”宣誓典礼,矢志抗战救国,著名的左翼报纸《新华日报》的横幅也赫然在列!(见上面的图;图中“新華日報”4个大字横幅后面的横幅上写的是“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挺有意思的!) 蒋介石在典礼上疾呼要“使‘国耻’的‘五月节’,变为雪耻的‘五月节’”(《民族复兴纪元日“国民月”“月会”首次典礼中 总裁广播致训 期望国人履行公约努力奋斗 为殉难军民复仇 为国家雪耻》,《忠-秧日报》1939年5月2日,第2版) 上面的图片来自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杂志式丛书《温故》第23辑中的《陪都岁月》一文。(见下面的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