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个回答

在这场“贬文尊理”的舆论风潮里,自称“理”的一方,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

黄色节制
146个点赞 👍

包括但不限于:取消高中语文英语的竞争性测试,改为资格测试,和体育坐一桌;大幅缩减选考历史的专业数量及人数,加强物化绑定;取消全部艺术类院校的本科及研究生学历,改为民办专科院校;师范类院校整合后改综合院校,取消教育学专业;关闭新闻和历史专业,考古专业独立或并入地学部;改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为理科专业,并在法考中大幅增加逻辑测试;考研英语政治改资格考试,数二改数一,数三改数二;公考大幅增加数理化内容,并增加理科需求岗

简单解释一下。

我一直认为语文英语学到初中就够了,也就是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就达到基础扫盲的目的。而继续往上学,需要的是心智更为成熟的美学修养,高中生普遍还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几乎是在浪费高中的宝贵时间。

如果高中语文的实际目标是政治性的,我没有要求取消政治课,但希望能改成资格考试,也就是知道哪些是政治正确,达到一定门槛就行,没必要用一篇几十分钟编出来的蹩脚作文决定莘莘学子的命运。

数理化是一切现代科学的基础,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选考理工科必须要物化绑定。物化不单单是学一门知识,还是学习现代文明的宇宙观和物质观,是培养基础的逻辑思维和建模能力,这其实比学科知识本身更重要。

艺术这种2、300分真的是现代教育体系的笑话,早点把这个笑话封住是当务之急。师范院校其实很多已经改掉了,确实是历史遗留,现在已经完全没必要单设师范类,任何院校的毕业生都可以有教师的职业选项。

新闻和历史完全不应该单独成系。你要报道政治类新闻或研究政治史,应该直接从政治系招人。你要报道科技或研究科技史,也应该先学习科学专业。这种需要极强专业背景的事情,培养一些对专业一窍不通的半吊子,能搞明白啥?

法学现在是最大的重灾区,属于有药难救的程度,推倒重来都没办法那种。只能说先增加准入门槛苟一苟,留待后人智慧吧。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大幅增加公职人员中的理科比例,最大程度抑制官式废话文学的生存空间。办实事,说人话,接地气。

洗芝溪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